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1870年7月的一天,兩江總督馬新貽憂心忡忡,剛剛結束校場閱兵的他,內心卻沒有高高在上的自豪,甚至隱約感覺到一絲的危險

。兩年前從浙江巡撫升任兩江總督,同僚們都來慶賀,然而馬新貽卻高興不起來。儘管朝廷嘉獎了往日的政績,百姓感念其為官清明,但是拜謁帝國最高統治者後,馬新貽突然明白:此去江南,絕非善事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炙熱的太陽烘烤,沉鬱的空氣壓得人喘不過氣。突然,一道刺眼的亮光閃過,圖窮匕首見,總督大人馬新貽被刺殺。頓時,人群一陣騷動,刺客卻凜然不動,震驚中外的“刺馬”案爆發。堂堂兩江總督當街被殺,朝廷派專人追查,竟半年多沒結果,自此,刺馬案與名伶楊月樓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太原奇案齊名,史稱“晚清四大奇案”。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馬新貽的宦海浮沉

道光元年,馬新貽出生于山東菏澤。27歲的時候,他已經是進士出身,歷任安徽建平、合肥知縣。從知縣開始,馬新貽發揚讀書人的踏實勤懇,史書記載“以勤名稱”。在安徽,馬新貽文武雙全,文能減輕賦稅,武能安定鄉鄰。時間進入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並且由兩廣擴散開來,“粵匪擾安徽,淮南北群盜並起”。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為保境安民,馬知縣時常與士兵為伍,親臨剿匪一線。有這樣的領導,手下自然也是賣命,知縣大人轉戰廬州、巢湖,修築城防,圍追堵截。這期間,父母相繼去世,馬新貽沒能回家盡孝,丁憂被一次次駁回。實在是前線戰事吃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此時,不僅要與太平軍作戰,還要應對境內的捻軍。好在馬新貽勝多輸少,憑藉著戰功赫赫,他又在官場開闢天地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從安徽按察使到布政使,從浙江巡撫到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此時的他,已經是封疆大吏,一時風光無兩。要知道,在清朝後期,兩江總督與直隸總督,都是最重要的地方大員。前者管理江南的錢袋子,並且兼任南洋通商大臣,直接與洋人打交道,幾乎是半個外交官;後者鎮守京畿,拱衛京城,是帝國的政治中心。然而,從中央領命就任總督時,馬新貽才知道此中深意,不由得倒吸一口氣。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案情迷霧重重

兩江總督當街被殺,兇手竟然站著不跑,還自報姓名“我乃張汶祥也”。到底是怎樣的仇恨,竟要血濺三尺?國家要員被刺殺,到底有怎樣的內情。中央政府怒了,急忙派專人調查,這個欽差大臣就是湘軍鼻祖,曾經的兩江總督,此時的直隸總督曾國藩。而且耐人尋味的是,臨行前,慈禧太后親自召見曾國藩,一句“馬新貽辦事很好”,耐人尋味。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然而,案件重大,案情卻進展緩慢。拖了半年,也沒理出頭緒,既沒有抓住幕後黑手,也沒有給出滿意答覆,只是拿張汶祥開刀。這個刺客到底是誰為何能夠在眾目睽睽下,衝破森嚴的戒備,刺殺總督大人。他與馬新貽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官方的正史中記載,張汶祥是“嘗從粵匪,復通海盜”、“漏網發逆”,簡單來說就是農民起義軍——太平軍、捻軍的餘黨。前面我們講到,馬新貽在安徽和江南任上,鎮壓農民起義,人家這是回來報仇了。然而,民間演繹的絕非如此,我們姑且聽之。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首先是馬新貽不義說。故事裡,他曾經被捻軍擊敗,並且當了俘虜。而俘虜他的首領正是張汶祥,然而張汶祥與另一位拜把子兄弟曹二虎,一眼看出馬新貽非常人能比。二人拜馬新貽為兄,轉而跟著官府鎮壓起義軍。

搖身一變的馬新貽,不僅官運亨通,還霸佔了曹二虎的媳婦鄭氏,並且用計殺了二虎兄弟。劉德華、李連杰、金城武主演的電影——《投名狀》,就是在此基礎上改編的。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第二個版本是馬新貽殺降說。在鎮壓起義軍的過程中,他用盡計謀。先是加以招降,許以高官厚祿,然而卻在大家放鬆戒備時,馬新貽出爾反爾,將這些起義軍全部殺害。

張汶祥成為漏網之魚,也就需要報仇雪恨,兇手儼然是一個正義的化身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其他類似於馬新貽謊報軍情、為官不仁、心術不正等,不再列舉。封疆大吏被當眾刺殺,案情結果又讓人無法信服,民間便衍生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地方與中央的博弈

種種猜測甚囂之上,直到清廷滅亡,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對於馬新貽其人,我們更願意相信,他本身為官沒有大的問題。除去鎮壓農民起義,曾經兵敗革職,這些都是階級侷限。其他的諸如減免賦稅、治理兩淮鹽政、整治河道等,都得到民眾的敬仰,直至今日,江寧、安慶、杭州、海塘等地還在祭拜。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事情的真相更多與湘軍有關。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漢人官僚興起,同治中興幾乎就是曾國藩的崛起史。與他一起的,還有湘軍眾多將帥、官員,他們把持重要職位,集錢、權、名於一身,這是中央所不願看到的。因此,讓馬新貽上任兩江總督一職,其真正目的就在——掣肘湘軍勢力。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接到命令的那天起,馬新貽就自知凶多吉少。因為此時的曾國藩與湘軍,正是如日中天。從曾國荃到左宗棠,從劉坤一到胡林翼,滿朝文武皆股肱。然而,馬新貽依然不忘朝廷教誨,盡心竭力地搜索著湘軍的“罪證”。終於,1854年太平軍的天京陷落時,曾國荃縱兵劫掠,私藏錢財。真相令人側目,然而還沒等到細查,馬新貽就死於非命

霸佔人妻,殺降不詳,兄弟反目,“刺馬”案的背後竟是政治博弈

這不僅是湘軍與朝廷的矛盾,更是地方與中央激化的結果。從此以後,湘軍更加削弱,而依賴湘軍的海防更是鬆弛。直接導致1874年的日本侵佔琉球、1881年中法戰爭,清政府不利的局面。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屈辱求和。難怪李鴻章說道,“若非馬案,則裁(湘)兵日緊,終致海防日廢,列強日盛,戰禍不斷,則國運日衰也”。一個刺馬案,成為煽動晚清沒落的蝴蝶效應

作者:一個有情懷的歷史老師。這裡有學生年代的共鳴,有平凡你我的故事,有縱橫捭闔的歷史,有娓娓道來的深情,總有一款撥動心絃。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