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是少典部族的後代。皇帝一出生就靈性聰慧,不久就能說話。軒轅小時候十分的機靈,長大後勤奮機敏,而且是見多識廣,對事情的發展看得很準。

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那時候,神農氏作為諸侯首領勢力已經衰敗,沒有力量能夠號令諸侯。各地諸侯則是互相攻戰,殘害百姓。在這種情況下,軒轅就習兵練武,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使他們都重新歸服於神農氏。在叛亂的諸侯中,蛋尤是最為殘暴的,因此沒人敢去征討他。

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後來,炎帝想顯示自己的威嚴,就欺壓其他的諸侯。諸侯們為了自保,都歸附了軒轅。於是軒轅就修行德政,整頓軍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最終,軒轅和炎帝在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的郊野大戰經過多次較量,炎帝戰敗,臣服軒轅。

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對於軒轅,蚩尤並不臣服,而是發兵叛亂。軒轅就徵調諸侯的軍隊,與蚩尤在涿鹿郊野進行了一場大戰,擒獲並殺死了蚩尤。從此,四方諸侯都尊奉軒轅為天子,取代了神農氏的統治地位。他就是被中國人稱為“人文初祖”的黃帝。

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黃帝為鞏固政權,披荊斬棘,征戰不斷。黃帝往東到過大海,登上過丸山(在今山東省臨朐縣),還到過泰山;往西到過空桐(在今甘肅省平涼市西),登上了雞頭山;往南到過長江,登上了熊山和湘山(二山均在湖南省境內);往北驅逐了葷粥(即秦漢時的匈奴)。在功成名就之後,黃帝和諸侯在釜山驗合了符契圭瑞,在涿鹿山下建立了都城。黃帝並沒有因此安逸享樂,仍然四處奔波,沒有固定下來。

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黃帝建立起相關制度,把官員和軍隊用雲命名。設置督查諸侯的大監。黃帝敬畏神靈,祭祀鬼神山川。他的祭祀規模最大。黃帝還用著草推算曆法,預知節氣;按照季節播種百穀草木,馴養鳥獸蠶蟲;還按照時令收採、禁捕,對土地節制利用。因為黃帝治理土地貢獻巨大,得到了“土德”這樣的祥瑞稱號, 所以號稱“黃帝”。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姓氏的十四人。

五帝本紀―始祖黃帝


黃帝居住在軒轅山,娶西陵國女子為妻。黃帝的妻子就是嫘祖。嫘祖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器,也就是青陽,封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被封在若水。昌意妻子叫昌僕,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頁帝死後,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高陽繼帝位,高陽就是顓頊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