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作为一个办公室小姐姐,码子狗,

额~~~我为什么叫自己码子狗,可能受了设计狗的影响吧。

好吧,回归今天的话题。

作为奔三的90后小姐姐,一个吃货的名堂挂在头上,可是杠杠地响。逢人就问吃了没,逢人就问去哪吃~~

所以央视出的高级美食节目啥《舌尖》系列,《风味人间》,真的一个不落。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刚结束的风味系列,上次看的潮汕篇还津津有味,这次出了个云南篇,马上就想拿来下饭了。

可是~~~好像不怎么“下饭”。

《风味人间》的口碑自然不用说了,《风味原产地·潮汕》也很赞,但是云南篇这个倒好,一路看下来,似乎走的是猎奇和重口路线,对比于之前突出当地的特色有点跑偏了。

主要是食物也太冷门了吧。

第一集的《喃撇》真是,其实没有看上去吃得那么开胃。也冷门到极致了。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本人早些年也有幸去过云南穷游啥的,因为地域资源的关系,这个基本上哪儿都能吃上天然美味的地方......就这样被人无视了。

也许这并不是节目组想表达的本意,但是这个“云南风味篇”的传播感觉就是在固化了这种文化偏见,硬生生的让人不得不感受“云南的美食即是如此”。

按照这个片子的记录,尤其是第一集,感觉云南人就是停留在原始社会的人,烹饪什么的主要就是拿个石碗把所有的东西舂一下,捣碎了来吃。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姑娘感觉看了这个纪录片的观众,以后看到来自云南的小孩,人家就可能不会问他们孔雀大象是不是你们家宠物,而改问他们吃不吃猪苦水,喝不喝生猪血,是不是所有东西都捣碎吃…

真的不明白顾问和向导是打着怎样的旗号在推荐云南美食,是不是他们自己吃多了,就觉得不新鲜,非得卯足劲儿带摄制组去拍一些并没有多大代表性,连大多数云南本地人都不大了解的食物和烹饪方式。

问题是,普遍的吃瓜群众真的接受不了这样的“以偏概全”的内容啊。要么,你把剧名改改《云南·怪味》,倒是可以匹配。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说句实话,这个片子拍的很多食物菜式猎奇有余,但是看起来的确不怎么让普通观众有食欲。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如果说这个片子的主题就是纯探索发现民俗纪录片,让大家长长见识,食物吸引人与否并不重要的话,现在这个拍法没问题,可是问题是第一季拍的“潮汕美食”根本不是这样地呀。基本都是潮汕本地家喻户晓为人熟知,非常具有潮汕特色和潮汕代表的美食,比较容易推广并容易被外地人接受的经典传承,看完第一季过来的人肯定是对第二季有种类似的心理期待的,像云南这季这样拍出来真的有着很大的心理落差。

仿佛是“小吃类”的存在。↓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而且第二季换成这种拍法对会不会对云南人太不公平了,让人觉得云南美食就“不过如此”,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因为这个美食纪录片,而对云南美食造成了大大的误解,云南人该感觉伤心了吧。

真的,如果我没去过云南,看了这片子压根就对云南美食产生不了什么食欲…怕去了之后都只能品尝这些黑暗料理啥的…

看完这个《风味原产地·云南》,我怕是去了一个假云南

云南其实真的有超多符合全国人民正常口味的美食,请大家不要被这部片子吓到了。

喜欢云南美食,真的可以亲自去来探索真正的云南味道。

一个喜欢码字,热爱追剧看综艺续命的90后办公室小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