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青年医生步入医院,每天面对疾患,都要进行技术提升。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打怪升级”的过程中,面对着工作的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不尽如人意,不免会有不少困惑,但能突破困境,涌现出的青年才俊,也不胜枚举。

6月20日,藉着医特专家中心与GLCI粤东肺癌临床中心开展大型线上查房&病例讨论会议的机会,医特记者采访了汕头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的杨彦龙副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述一名地区医生,是如何在“心胸外科”这片沃土上一步步扎根、发芽、茁壮成长的。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面对镜头,杨主任露出灿烂的微笑

不断学习是“通关”的必杀技

在医学中,手术按难易程度被分为一至四级,级数越大,手术的技术难度、复杂性、风险度越大。而心胸外科开展的手术多为三、四级手术。

科室主任蓝斌及多位资深专家的每一台手术都是杨彦龙认真学习的平台。科室庞大的手术量、上级医生耐心仔细的带教,快速提升了他对心胸外科手术的理解。

杨彦龙告诉我们,外科医生是一个实践的职业,需要踏踏实实,需要兢兢业业,手术的感觉和经验都是一次次历练出来的。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肺外科杨学宁教授同台手术

手术台下,科室不定期开展的教学交流、会议讲座等也让他迅速掌握学科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治疗方式等。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跟蓝斌主任一起查房是“小杨”最充实的工作之一

同时,在保证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只要有机会,杨彦龙就会积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等。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在不断的学习和手术操作过程中,杨彦龙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逐渐成为科室的青年技术骨干。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心胸外科在人才培养的努力密不可分。

在技术上,每一个资深专家都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在科研上,科室让年轻人参与到研究项目中来,不断加强对科研素质的培养。

这些都进一步体现了汕头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专家引领 共同提升

省市医疗资源的差异,地区医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大的鸿沟需要跨越。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并应用,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近年来心胸外科与医特专家中心开展多种模式的学科建设合作,致力于自身学科建设和肺癌临床的规范化、多学科协作,取得较大成效。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在医特专家中心与科室共同举办的省市专家线上查房&病例讨论会议上

在杨彦龙看来,疑难病例分析是最能考核和提高医生临床思维的方法,通过“医疗+互联网”这种模式,可以与省市级专家充分交流学术动态,专家分享经验心得的过程让他的知识面更加开阔。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医学就是这是这样,不更新知识就要落伍。以上这些,在他看来都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沃土。

回首医路历程,杨彦龙用简单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与担当:“心系患者,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做医院真正的栋梁。”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地区医生实名认可的提升平台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特专家中心的专家库囊括所有省级三甲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医生,可为有需求的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专家远程会诊服务,同时可提供专家到当地会诊、门诊或手术等服务,让患者在当地享受到省内最高水平的诊疗指导的同时,迅速提升地区医生的诊治理念和方法。

心胸外科杨彦龙:做医生就是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


杨主任评价医特省市专家线上查房&病例讨论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