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弱了,風口上的協同辦公該何去何從?

“風”弱了,風口上的協同辦公該何去何從?

數字經濟已經是主流趨勢。

近日,IDC發佈了《未來企業效率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預測,到2022年,全球GDP的60%以上將是數字化,千禧一代將成為全球勞動力的主要組成部分,並驅動數字經濟。

為滿足企業需求,傳統工作模式需要進一步轉變,協同辦公軟件成為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

目前,在協同辦公賽道內,除了企業微信、釘釘之外,還有三五互聯、會暢通訊、華為雲、蘇寧科技、酷狗、滴滴、京東、快手等數十家公司推出的飛書、豆芽、小魚易連、全時雲會議等在內的幾十款辦公工具。

而這些協同辦公應用,正在重塑企業的工作方式。

戰“疫”推動協同辦公進入試驗期

二月是一個重要轉折點。

2月3日,原本是假期過後上班族復工的首日,但受疫情影響,不少公司都選擇了在線辦公。據釘釘提供的數據,當天,有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巨大的流量在同一時間湧向協同辦公工具,導致釘釘、企業微信出現了不同程度短暫崩潰的情況。

當月內,協同辦公工具出現爆發式增長:釘釘、企業微信衝上App Store前三,飛書以免費開放的姿態進入高速增長的市場中。

與此同時,企業對遠程辦公需求持續激增,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新春期間中國遠程辦公人員超過3億人,遠程辦公企業規模超過1800萬家。其中,近五成受訪用戶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且主要集中在互聯網行業;有63.5%的受訪用戶表示看好協同辦公行業發展前景。

“风”弱了,风口上的协同办公该何去何从?

行業的迅猛勢頭,導致新春期間雲辦公概念股在二級市場中走勢強盛。

雖然隨著近期疫情緩和,協同辦公工具的討論熱度逐漸下降,但產品在實際辦公應用中卻保持了較高熱度。據筆者瞭解,復工後,不少企業仍保留了協同辦公模式,並持續在多方面開拓數字化辦公能力。

原因是,企業管理者們發現,以協同辦公工具為標誌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有效助力疫情防控,也在重塑傳統工作方式,營造高效的企業文化。

本質上,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因素即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

作為一家遠程辦公產品的供應商,春節過後,小魚易連CEO袁文輝在做的是加速生產。他在接受《潛望》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讓大家嘗試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手段和方式。每個企業採用雲視頻,都能夠把原來部門效率提升。他舉例子解釋,像HR層面,面試全部是雲視頻,降低了時間成本。

另外一個例子是,抖音員工用飛書完成了“請全國人民看《囧媽》”的事情。字節跳動中國CEO張楠曾介紹過,從聯繫影業公司老闆、談判價格到確定簽約,整個團隊的小夥伴們僅用36個小時就通過線上“雲辦公”聯動搞定了上線工作。可見線上辦公的效率絲毫不遜色面對面,人對人的方式。

千禧一代成數字化職場主力軍

IDC指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的核心戰略,而人是數字化轉型中的核心因素。

在未來勞動力中,數字化人才在職場中的佔比會越來越高。IDC預測,到2025年,以千禧一代和Z一代為代表的數字工作者將佔比70%以上,成為全球勞動力的主要組成部分。

實際上,相比傳統“人對人”的工作方式,作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更熟悉這種數字化和以效率為導向的工作方式。相應的,他們對協同辦公應用的偏好,也明顯高於其他世代的工作人群。

這對協同辦公類應用和僱傭企業提出了一些要求:要關注年輕人的工作習慣與偏好,滿足未來勞動力的訴求;企業則必須營造高效的文化氛圍,激發其創新能力。前者也將成為企業吸引人才的競爭優勢。

“风”弱了,风口上的协同办公该何去何从?

具體來看,在協同辦公軟件功能層面,千禧一代最關注團隊日程管理,佔比高達44.3%;其次為高效的文檔在線編輯功能,及多終端設備的信息同步;工作溝通與個人即時通信分離的需求,也佔到了23.7%的比例。

“风”弱了,风口上的协同办公该何去何从?

以飛書為例,作為一站式協作平臺,它將便捷的日程管理、文檔在線協作、音視頻會議、即時溝通等功能進行了深度整合。用戶在對話和群聊中可訂閱成員日曆,一鍵查看空閒時段,併發起會議邀約。日程開始前,日曆助手還將自動發送通知提醒。

張楠曾表示,“日曆系統同時也是很好的分析和管理工具,可以根據團隊每個人的日曆,去判斷目前資源的投入和消耗程度,關注團隊成員的精力分配”。

但這種變化的本質,仍是基於年輕人“效率導向”理念的升級迭代,比如飛書日曆能很好地滿足日程管理和協同需求。

移動辦公成常態仍需一些時間

《白皮書》顯示,2014年以來,中國企業級協同類軟件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18年已達到383.41百萬美元。今年以來,遠程辦公成為諸多企業在特殊時期的主流選擇,在線辦公領域也因此不斷升溫,迎來發展熱潮。

“风”弱了,风口上的协同办公该何去何从?

雖然多數企業已於線下復工復產,但《白皮書》認為,在數字化浪潮和先進技術、工具的驅動下,線上協作還會繼續,併成為未來企業剛需。

線上協作所帶來的新型會議模式、知識管理模式、項目管理模式、數字化員工管理模式等,不僅僅適用於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也適用於未來企業的需要。

IDC判斷,移動互聯網的推動,將使得企業移動辦公成為常態。未來工作空間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辦公,讓效率大幅提升。因而,SaaS類協同辦公軟件會持續受到用戶追捧。

對於移動辦公時的協同工具需求,企業更傾向多終端設備能夠完成日常的工作審批流程,實現不同終端設備之間數據無線傳輸,並保持信息同步。其中,考勤、打卡、審批、報銷、等需求,佔比達到60%。

“风”弱了,风口上的协同办公该何去何从?

目前,企業微信、釘釘、飛書等綜合協同辦公應用,均沿襲了企業的互聯網優勢,可以提供的整合辦公套件服務,支持電腦、手機、iPad多設備便捷協作,能夠一站式滿足用戶溝通、協作、會議、審批、打卡等多種需求。

同時,雲文檔、多終端消息實時同步、群聊消息可回溯,消息回覆串聯等功能,則為用戶提供了充分的溝通環境。

無論產品理念還是軟件功能、安全性等方面,協同辦公應用都為未來企業建立高效文化、滿足數字化人才多樣工作需求,提供了系統的解決方案。

協同辦公也能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數字化轉型發展浪潮,提升組織協同效率,推動企業創新與升級。

不過,這場疫情催化下被動、臨時的辦公模式變革背後,也暴露出諸多不可控的問題。例如,如何確保工作有序高效,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線下屬性強的崗位如何操作等。

此前,鞭牛士曾採訪過一位互聯網媒體人,她表示:遠程辦公沒見得多清閒,內部壓力變大、工作量增加、考核更嚴格。用流行話說就是“需求不停我不停,領導不睡我不睡”。

還有一位某上市互金公司品牌營銷專家表示:在家工作效率低。因為公司在杭州,所以我們用的是釘釘。因為我有時差,所以工作效率並不高。而且,互金行業在國內已經快低到塵埃裡了。別看因為疫情,很多公司瞅準用戶不能出門的機會,瘋狂打廣告,互金公司可做不了太多事情。

雖然可以確定,未來所有的商業元素必然朝著全面數字化的方向發展,但數字化轉型遠不止推行一套辦公軟件這麼簡單。一切還需要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