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什麼樣的中國才是真正的中國,一直是困惱很多人的問題。

是快手上的土房、土灶,還是抖音上的名包、豪宅?

是拼多多上十幾塊錢的衣服,還是網易考拉的海外代購?

統計局給我們的數據,是觀察中國最直觀的答案,而答案中隱藏著什麼。需要我們睜大眼睛,仔細去發現,去了解。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01

是消費旺火還是消費虛火

剛剛過去的春節,根據商務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週增長8.5%。

表面上看,春節消費破萬億,這是非常亮眼的數據。但對比往年的增速來看,是不太樂觀的。從2012年來看,今年是最低增速,而且首次出現了個位數的增長。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再來看春節檔電影票。今年春節檔票房超58億元,大火的《流浪地球》獲得20億。這實在也是一個亮眼的數字。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可大家知道嗎?今年春節大家最大的吐槽就是電影票貴。拓普數據顯示,2019年初一全國45.15元的平均票價,同比去年的39.15元上漲15.3%。

據sir電影提供的信息,發現以三四線城市影院為首的票價出現大規模拉昇——

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某影城,去年年初購買一張電影票的價格還不到25元,但今年大年初一普通廳《飛馳人生》的單張票價,卻已經高達49.9元;

北方某人口數量僅3萬人的小縣城,一些影院的票價已經從平時的29元、去年春節的37元,上漲至48元……

有人說,不就是多了二三十塊錢嗎?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大家誰也不差這點錢。那我們來看看實際上是怎麼樣的情況?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019年春節檔期間共有1.23億位觀眾走進影院,與去年春節檔的1.45億人次相比,相差0.22億人次。

也就是說,比起去年,大概有2200萬人次,或直接或間接感覺到票價的拉昇,而放棄了去影院看電影。

北京商報稱,大年初一3189.9萬人的觀影人數卻不及去年春節檔首日的3263萬人。整體上座率和場均人次較去年也出現了明顯下滑,今年大年初一整體上座率為55.5%,場均人次為58.5人,而去年這兩個數值為67.12%和71.67人。此外,今年大年初二的觀影人數為2178萬人,同樣不及去年大年初二的2577萬人。

這說明什麼呢?表面來看,三四線院線票房崛起,因為消費升級帶來的電影市場大有可為。但實際上,只是一把“虛火”。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02

我們真的不敢花錢了嗎?

有人說,單獨舉兩個例子能證明什麼?這是有失偏頗。

那好,咱們再對比2017年、2018年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消費數據來看看。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上面兩張圖,分別是過去兩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先來看看,哪些方面我們的支出佔比增加了——主要是居住、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

其實很好理解,這是我們滿足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大家總要有房子住,或買或租;

生病了總要去看病;

生活中的耐用消費品、以及被子、床單、洗髮液、肥皂等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居住、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三個方面的消費佔比增加。

哪些錢是可以節省的呢?教育文化娛樂、食品菸酒、交通通信、衣著,都是可以節省的。

有錢了去KTV,沒錢了就不去;

煙可以少抽一點,酒可以少喝一點;

衣服可以少買一點;

有錢做高鐵、飛機,沒錢坐火車、大巴……

這些都是可以節省下來的錢。

雖然每一項佔比的比例都不多,但每一項都是減少的,那加起來就很多了。

也就是說,從2017年到2018年,上到衣食,下到出行,我們的支出不但不漲,反而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在住房、看病方面,佔比卻越來越高。

這樣就得出一個結論:在沒有漲工資的前提下,我們的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只有把平時吃喝玩樂的錢省下來,才能承擔房貸、支付看病的費用。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再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個指標是國內消費需求最直接的指標。2018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走低,全年比上年增長9.0%。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9%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中國商業聯合會在2018年年初預測,這個數字在10.1%左右,實際比預測減少了1%。就連經濟不太理想的2015年,也保持在增速10%以上。

消費是拉動gdp的三駕馬車之一,而且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引擎。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說法,2018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8.0%, 粗略估計,如果消費下降1%,那麼GDP增速就要下降0.5%左右。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對比2014年以來的社會消費數據,雖然大體上每年的增速持續走低,但像2018年這樣,連續每個月都在大幅度減速的情況並不常見,需要十分警惕。

03

不敢花錢的真相是什麼

多年來,我們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為什麼大家卻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看一組近20年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的對比吧——在支出中,最明顯的兩個變化,食品菸酒佔比越來越少,居住佔比越來越多。

2000年,食品菸酒佔總支出的39%,到2017年,這部分比例不到29%,減少了10%左右。

2000年,居住佔比10%,和衣著、通信等相差不大。但到2017年,居住佔比達到22%左右,直接追趕食品菸酒,增加了12%。特別是到2012年以後,居住的費用佔比翻了2倍多。

這一加一減,對比就明顯了。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食品菸酒佔比不斷減少,體現的是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根據恩格爾係數的規律來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聯合國根據恩格爾係數的大小,對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有一個劃分標準,即一個國家平均家庭恩格爾係數大於60%為貧窮;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屬於相對富裕;20%-30%為富足;20%以下為極其富裕。

食品菸酒佔總支出的比例,從39%下降到29%以下,說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從相對富裕變成了富足,財富的累積不斷增加,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但因為經濟發展積攢下來的錢,卻沒有變成更多消費支出——房價越來越貴的情況下,居住消費越來越高。

這個特點在北上深體現的尤為突出。居住支出是所有支出中佔比最大的部分。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2018年人均居住支出佔比36.3%,比2017年增長了3.4個百分點,明顯超過食品菸酒等其他分類。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了

2018年末,我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5.75萬億元,而2008年這個數字是3.0萬億元,10年增長了8倍多。

而200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不到1萬元,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10年增長了2.8倍,雖然增速很可觀,但遠遠不及房貸的增長速度。

說到底,我們為什麼不敢花錢?

因為房貸增速遠遠大於收入增速,

因為高房價擠壓了其他的消費空間。

04

中國人真的那麼有錢嗎?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看似不少,但是卻是全年的數額,一旦分到每一月,那麼每一個月也就是僅僅的2352元。

和2017年相比,2018年人均可支配漲了2500元不到,但2500元分到12個月中,也僅僅是每個月多200元而已。

這每個月2352元的可支配收入,裡面包含的是全部是消費,教育、醫療、吃喝、購房……

當然有人會說:這個是人均,北上深的白領們月入過萬的一抓一大把。

這當然是存在的,這種高收入人群無疑是拉高數據的一種存在,但是既然有拉高的,必然就會有拉低。有人可支配收入越高,那麼相對的,就有更多的人可支配收入越低。

就好比人類社會是一座金字塔,你雖然處於上層乃至頂層,但是底層的人才是支撐起這個龐大金字塔沉默的絕大多數。

細分一下: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每月3270元

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每月1218元

如果說城鎮人均還算可以接受,那麼農村的可支配收入那真是有些讓人觸目驚心。

所以,我們真沒想象的那麼有錢,

也沒想象的那麼敢花錢。

我有一個朋友,2017年在北京房價高位上車,背上了25年近400萬的貸款,每月要還清1萬多的月供,再加上孩子的學費,夫妻二人收入差不多月光。前一段時間他家裡發生了些變故,急需用錢,但是根本不知道從哪裡去弄這筆錢。

我聽了他說了有些感觸,一個人,當你急需用錢時,看著銀行賬戶上的零碎散錢,再看看每個月要還上的大額資金,真的有一種要被壓垮的感受。

那麼我這個朋友該不該上車?不上車日子也許會過的比較舒適,而上了車之後,日子就如同被繃緊的線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斷成兩半。

新的一年,是時候給自己算筆賬了:

你對自己的情況瞭解了多少?

你在金字塔中處於什麼階層?

你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你的債務(花唄、白條)情況如何?

你的工作還有多大提升空間?

除了工作,你還有哪些渠道、方法增加收入?

一旦失業,你是否有足夠的積蓄支付三年的房貸?

最為重要的是,如果生活十分緊繃,那麼萬一有什麼事情降臨,你能應付麼?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開工的第一天,反思一下自己,給自己算一筆賬,問自己幾個問題,讓自己心中有個底,不要害怕去接近未知的風險,只有瞭解它,才能找出解決的最好辦法。

最後,祝大家開工大吉,工作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