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分別截取了三位詞人的佳作:晏殊的《蝶戀花》、柳永的《鳳棲梧》、辛棄疾的《青玉案》。要說三首詞的寫作難度,我覺得辛棄疾的更大一些。這不僅是因為第三首的境界要高於前兩首,還與作者的寫作風格有關。

晏殊和柳永都是出了名的婉約派詞人,只是婉約的程度大小不同。晏殊七歲便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十五歲被賜進士出身,之後為官做宰,步步高昇,生活一片優渥。

不過,雖然他身居上寮,但也不忘提攜後進。像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這些大腕,都曾得到晏殊的幫助。此外,他還試圖引薦過柳永,但是柳永恃才傲物,一點兒不給他面子。晏殊沒辦法,只能放棄了。總的來說,晏殊是一個有著正義感和責任心的良心貴族。

除了是一個貴族,晏殊父子二人的詞作也傳為一時佳話。只是大晏小晏風格迥異。晏殊的詞更為士大夫文人喜愛一些,晏幾道的詞就有些貼近柳永了。晏殊的詞雖然效仿李璟、馮延巳,但除了富貴氣象外,還有一點兒自然洞察力,這也成了晏殊詞的特點。

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

這首詞實為作詞而作。晏殊寫下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後便擱置許久,後來遇到王琪,對出了“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索性大筆一揮,將其擴寫成了一首詞。要說它的背景就是如此了。意思上簡單明瞭,無什麼奇特之處。就是一首普通的傷春之作。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句,卻因此成了千古絕唱。這兩句好在哪裡呢?

首先是結構上。花落自然是無可奈何,看似無理,實則有理。而“燕子歸來,軟踏簾勾說”又是如此地似曾相識。如此一承,一轉,奇妙無窮。其次便是哲理。花會落,燕子會來,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試想一下,花什麼時候落呢?北方燕子什麼時候來呢?兩者其實屬於春夏交替時。所以花兒雖去、燕子歸來,就變成了一種希望。這才是這首詞的生命力,是不絕的自然力量。

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香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破陣子》

這首詞的詞牌很好。“破陣子” ,充滿了豪情壯志,讓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辛棄疾。這與晏殊的一貫風格很不對稱。《破陣子》這個詞調出自唐代教坊曲,原本屬於軍樂。但發展到後來,它的詞牌和詞的內容已經基本上沒什麼聯繫。晏殊這首《破陣子》也是一樣。

燕子來的時候是新社。新社就是春社。古人在一年當中為了祈求有個好收成,有春秋兩季的祭祀。不僅祭神,也祭祖宗。《紅樓夢》中就說皇帝賜寧國公、榮國公永遠春秋二祭賞。春社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一般來說,也就是三月半左右。

方才說“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會子燕子便來了。燕子來了之後呢,梨花落了,到了清明時節了。這時,池塘上點綴著三四點碧苔,綠葉底下有黃鸝在歌唱,清脆悠揚,攝人魂魄。接著,一陣輕風拂來,柳條絮迎風飛舞。多麼像黛玉說的,“一團團逐對成毬。空繾綣,說風流”呀!

緊接著,作者的眼光便放在幾個鬥草的女子身上了。她們咿咿呀呀,調笑風趣,一派生機勃勃的氣息。這不就是春天的景象嗎?可見,晏殊和林語堂一樣,也對這些純樸美麗的農家女子充滿了喜愛。

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蝶戀花》

這首詞毫無疑問是晏殊的代表作,在宋詞中也是頗負盛名。當然,這首《蝶戀花》在今天能被人們廣為熟識,與王國維的貢獻離不開。整首詞格調高遠,單起句,倒裝就很有大師範兒,非一般文人學得來。

上闕基本上皆是景色描寫、氣氛烘托。到了下闕,忽然開始放大招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看似信筆而來,但又緊貼上半闕,因此成就了神來之筆。至於末句,意思雖有,但並不稱人。試問:哪個身居高位的宰相會沒個私人送信?

但是若用於思婦身上,卻並無不妥。對於那些“樓高不見章臺路”的思婦來說,這樣的描寫則是恰到好處。她們不就是“日日思君不見君”嗎?

所以整首詞從原則上講是一首代人作。作者將自己比做夜不成眠的思婦,才有了這樣一篇直擊人心的佳作。

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春天,百花盛開,萬物生長,草木有情,人亦有情;夏天,百囀黃鶯,紅杏枝頭,鳥雀呼晴,風荷並舉;秋天,月色凌人,西風凋碧,寒夜無雲,高樓獨步;冬天,梅開雪綻,滴水成冰,閒臥深閨,吟詩作賦。這一年四季中,生生不息的是自然的力量,晏殊的筆觸從自然開始,歷經一番洞察,最終涉及到人,這看似簡單,實則是胸懷萬物的多愁之人的傾訴。所以,誰說身居高位,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是幸福?人人心中自有一番苦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