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拒赔偿,还有道理可讲吗?

熊孩子现在在生活中真的很常见,比如:地铁里蹦蹦跳跳脚踩座位、图书馆里大吵大闹、弄坏别人东西撒腿就跑等等。在熊孩子的背后总会有“熊家长”的存在,熊家长经常用“孩子还小,不懂事”等等话为熊孩子的错误开脱。

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拒赔偿,还有道理可讲吗?

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解决方案令人气愤

小刘是一名手办收集爱好者,在他的家里收集这各种限量版手办。一天,小刘下班回家看到邻居来家里做客,而自己房间传出“嘎嘣”的脆响,小刘马上回到自己房间,眼前看到的一幕差点被气晕过去。

小刘看到邻居家的孩子正在掰自己收藏的手办,地上已经躺着好几个手办了,都是胳膊腿断了的手办。小刘大声的吼道:“你在干什么!”熊孩子一下子被突如其来的吼声吓到了,害怕的大哭了起来。

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拒赔偿,还有道理可讲吗?

坐在客厅的客人和父母听到声音马上跑过来,邻居看到自己孩子被吓哭便质问小刘:“你想干什么?”小刘非常气愤:“我这些手办都是十几万块买回来的,他说掰就掰了,你们赔!”邻居一下子傻了,但是还是很硬气的说:“十几万,你讹人呢?”

小刘被逗笑了“我讹人,要不要我把发票都拿出来给你们看看啊,要是不赔我就报警!”邻居听到报警也害怕了,说道:“大家邻居一场,他还是孩子,就别计较了哈。”事后,经过小刘父母的中间调节,邻居也只赔了一半的钱草草了事。

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拒赔偿,还有道理可讲吗?

那么,熊孩子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

随意损坏物品。在熊孩子缺乏教育的情况下,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带有“破坏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常忽略一些物品的价值。比如,之前新闻报道过一个熊孩子曾经毁掉了数以百万计的清代画家的作品。

而熊孩子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而且有些物品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熊孩子的破坏行为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拒赔偿,还有道理可讲吗?

安全问题。“熊孩子”的破坏行为在任何场合都会发生,他们不会考虑环境和周围人的情况。然而,这些公然的破坏行为实际上对儿童本身及其周围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例如,有一个“熊孩子”曾经用扔汽油的方式严重烧伤了一名女教师,抢走了一部手机。

对于熊孩子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呢?

父母必须阻止熊孩子的“熊”行为。家长必须制止孩子不正确的行为,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并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减少孩子以后做这种行为的可能性。

事后对孩子进行再教育。孩子们有时会认真对待父母的话,并在他们说完后再重复一遍。为了防止孩子这样做,父母可以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再教育,让他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熊孩子掰断数10万元手办,熊父母拒赔偿,还有道理可讲吗?

平时的教育不能少。 普通教育可以发挥微妙的作用,让孩子自然地接受父母的正确观点。此外,如果普通教育做得好,孩子们很少会像熊孩子一样,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