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陶朱公赎子的悲剧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陶朱公赎子的悲剧

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范蠡曾经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功成身退,遂 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获得巨万资产,称“陶朱公”。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 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陶朱公赎子的悲剧

后来他的二儿子因杀人被囚禁 在楚国。陶朱公想用重金赎回二儿子的性命,于是决定派小儿 子带着许多钱财去楚国办理这件事。

长子听说后,坚决要求父亲派他去:“我是长子, 现在二弟有难,父亲不派我去反而派弟弟 去,这不是说明我不孝顺吗?”

陶朱公的夫人也说:“现在你派小儿子去, 还不知道能不能救活老二,不如派长子去吧!” 陶朱公不得已就派长子去办这件事,并写了封信让他带给以前的好友庄生,交代说:“你到了之 后就把钱给庄生,一切听从他的安排。”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陶朱公赎子的悲剧

长子到楚国后,按照父亲的嘱咐把钱和信交给了庄生。他发现庄生家徒四壁,院内杂草丛生。庄生看了信之后对他说:“你先回去,即使你弟弟出来了,也不要问其中的原委。

但长子告别后并未回家,心想把这么多钱给他,如果二弟不能出来,那不吃大亏了?

庄生虽然穷困,却非常廉直,楚国上下都很尊敬他。他并不想接受陶朱公的贿赂,只准备在事 成之后再还给他。陶朱公长子不知原委,以为庄生无足轻重。

第二天上朝时,庄生向楚王进谏,说某某星宿相犯,这对楚国不利,只有广施恩德才能消灾。楚王听了庄生的建议,命人封存府库, 实行大赦。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陶朱公赎子的悲剧

陶朱公长子听说马上要大赦, 心想弟弟一定会出狱,那么给庄生 的金银就浪费了,于是又去见庄生要回了钱财。

庄生被他这种行为激怒了,又进宫向楚王说:“我以前说过星宿相犯之事,大王准备修德回报。现在我听说陶朱公的儿子在楚杀人被囚,他家里拿了很多钱财贿赂大王左右的人,所以大王并不是为体恤社稷而大赦,而是由于陶朱公儿子的缘故才大赦啊!”楚王于是下令先杀掉陶朱公的次子,然后再大赦。结果陶朱公的长子只取了弟弟的尸骨回家。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陶朱公赎子的悲剧

长子回家后,陶朱公说:“我早就知道他 一定会害了他弟弟的!他并非不爱弟弟,只是因为他年少时就与我一起谋生, 备尝艰辛, 所以会看重钱财。而小儿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富有的环境中, 所以轻视钱财,挥金如土。我坚持要派小儿子去办这件事,就是因为他舍得花钱啊!”

金钱之于生命,孰轻孰重?似乎是一目了然之事。但是对于贪婪金钱之人来说呢,往往会因 小失大,导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情况。虽然千金对于陶朱公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何况是用于教人。然而,陶朱公的长子由于过分看重金钱,结果害了自己弟弟的命,这就是因小失大的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