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2019年11月17日,第二次参加上海马拉松。

这是我第一个在家乡之外重复参赛的城市马拉松。参加马拉松重要是体验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典故,而不在于成绩、不在乎排名,故不二次参加异地马拉松。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第一次参加上海马拉松是2012年。带着好奇,带着忐忑,跨出厦门,首次到外地参加马拉松。外地马拉松不一样的感受、良好体验,从此入坑,至今已走过八十余座城市,超百场马拉松。

中国最热门的马拉松

上马,中国最热门的马拉松。2018年,到上海工作、生活,不自觉将上马当成自己的主场。2018年报名,未中签,2019年再次报名,依然无缘。

上马,如此高高在上,屡次报名未果的大有人在。数据显示,对上马情有独钟的跑友,竟然9072人连续四年报名,始终与好运擦肩而过。对上马最深沉的爱,就是沉迷不误、痴情不改。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一再落空,难免有些失落和遗憾。有幸,好友阿伟帮忙协调,获得一个供应商名额,来之不易。此次上马的体验,与7年前的上马比较,上马一直在进步,与百余个其他城市的马拉松对照,领先优势明显。

中国最经典的马拉松赛道

上马比赛路线沿途经过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静安寺、淮海路、新天地、徐汇滨江、上海体育场,这是一条最经典的上海马拉松赛道。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起点在外滩金牛广场,外滩的万国建筑,显示开埠百年上海的昔日繁华,浦江对岸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建筑,展示今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进入南京东路,这是中国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步行街的赛道仅有600余米,能够撒欢奔跑南京路步行街,将是一辈子难忘的谈资。

跑过南京路时心想,能够在南京路狂奔的,大概只有两种人,一是小偷,二是今日的马拉松跑者。

11公里后,赛会用心将赛道经过中共一大会址,跑步经此地,心中充满敬意。这一栋老旧的建筑,改变了中国历史,改变了世界格局。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赛事终点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绕着红色跑道一周,看台虽无人加油,自己内心满盈着神圣的仪式感。英雄般地高举双臂,为永不言弃的自己喝彩,向空无一人的看台致意。

前半程老市区茂密的梧桐树覆盖赛道,后半程两侧泛黄的银杏树遮挡了直射阳光,大部分赛道树荫庇护。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赛日气温17-25度,号称史上最热的上马,虽然全程大部分在树荫下,尽管组委会细心到位的冰块、喷雾,25度的气温还是不尽友好。去年上马成绩破三720人,今年组委会目标是超千人,最后结果是614人破三,差强人意。

前25公里赛道平坦无坡,26-40公里在宛平南路折返,连续四座跨河桥梁,来回相当于八次的上坡,强弩之末,颇具压力。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运动手表显示上马全程爬升299米,在平原地区,此爬升已属偏高,这是赛道唯一的不足。

上马一流的赛道,上马一流的服务,上马提供最佳的赛事体验。上马的赛道可以借鉴,上马的服务可以学习,但是上马多年形成的特色,这才是上马的灵魂所在,无以复加,无法复制。

上马的国际化无出其右

上马的外籍选手6500名,来自85个国家。比赛队伍中不时出现金发碧眼的老外跑者,这些老外要么千里迢迢专程前来参赛,要么旅居中国为上马所吸引。

不仅仅是参赛的老外多,就是赛事志愿者和音乐加油站的乐手,一样不乏南亚人、非洲人和欧美白人。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许多城市马拉松冠以“国际”两字,以抬升赛事规格。2018年参加西南省份一个名气不小的国际马拉松,与不少黑人同住一个酒店,当时心想肯定是来拿奖金的高手。不料,第二天的赛道上,半程之后超越多名黑人选手,大为诧异。事后得知,这是组委会为加大国际化,委托中介到高校邀来一群免费旅游的黑人留学生。

当今,马拉松遍地开花,有的省会城市马拉松报的名人数都不足5000名,而上马仅外籍选手就达6500名,上马名声在外,上马影响日升。

上马,老外不请自来,这才是真正的“国际”。

上马的私补无与伦比

上马前半程,自发观赛的市民观众寥寥无几,显得有点冷清。也许7点开赛偏早,也许上海人见多识广,不在乎一场马拉松。

赛道过了25公里,赛道两侧渐渐热闹,加油站接二连三,加油队伍连绵不断,这些加油队伍来自上海各跑团、各企业等组织。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每个加油站不仅是加油助威,同时提供大量的补给,二十多公里私补几乎不断。除了常见的水和面包外,补给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红牛、尖叫、可乐,甚至啤酒、红酒,应有尽有;面包、榨菜、饺子、鸭掌、鸡爪、卤牛肉、巧克力、火腿肠、三明治,乃至火锅、串串香,无所不有。

私补点,旗帜飞扬,极力吆喝,喧嚣无比,就是想吸引更多的跑者驻足,就是为了给素不相识的跑友加油。上海人没有了一贯的矜持、冷漠,显现与平日不一样的豪放、大方。

百余场马拉松,从未见过如此火爆的私补,从未见过如此豪华的私补。

最后的一段赛程如同嘉年华,身体在地狱,心灵在天堂。

上马的精细无懈可击

上海人的严谨、细致充分体现在上马的组织上。从报名开始,到领取赛事物品,从起跑点入场,到完赛离开,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滴水不漏。

领取物品时,从进入展览馆查验身份证之后,沿着线路,每个环节清晰关联,更主要是志愿者会主动提醒下一步环节是什么,整个流程无懈可击。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上马APP指引的起点入场,简单明了。一出地铁站,根据路标,毫无困难找到各自号码段的存衣车和入口处。

赛事结束,只有一条通道,领取完赛包、存衣包,井井有条,没有回头路。

赛事的医护救援一般限于赛道,但是上马不仅是赛道上救援人移骑车来回穿梭,终点附近,有着更为密集的救援人员。过了终点领取完赛包、存衣包,救援人员无处不在,甚至在冰浴、拉伸处,救援人员的身影依然在你身边,直至离开封闭的体育场为止。上马,想死都不容易。

上马的贵气无人可比

十里洋场的积淀,上海人自然与众不同。不经意间,高雅、贵气流露在上马的点点滴滴之中。

赛事服装,耐克T恤永远是上马的标配。国际二流品牌不予考虑,更何况新兴自有品牌,以免自降身价。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能量胶只选第一品牌美国“GU”,足量供应。上马不屑跑能、康比特等次新品牌的能量胶,更不可能出现榨菜等乡土补给。

上马的报名费永远是100元,全国最低价。不是上马影响力不足,必须低价格吸引跑者,而是上马财大气粗不缺钱。上马的商业价值大,赞助、冠名费不菲,根本不需要用报名费来补贴赛事不足。

上马不差钱,就是这么牛。

上马的精明无敌天下

在世人眼里,精明不过上海人。上海人的精明是会计算,用最小的代价办出最大、最好的事情,不花冤枉钱。

领取比赛物品地点位于浦东上海世博展览馆。为方便不熟悉上海交通的跑者,组委会特别安排免费接驳大巴。但需事先网络报名,组委会根据报名人数合理调配车辆,避免浪费。

参赛包含有免费地铁卡一张,方便跑者前往起点和终点离去。借用公共交通,免去兴师动众的接驳车,高效省钱。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仅动用24部京东物流车辆,负责25000人的存衣包,每部车辆承运千个。终点时,存衣包已有序安排在上百个的临时领取窗口,领取顺畅,效率极高。

进入起跑点管理有序高效,先存包,后进场。每个入口,一人手持金属探测器把关,因为不允许带包、带旗帜,目测即可判断是否放行,速度极快。无需安全门,无需射线探测器,节省人力和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人会计算投入和产出比,不做亏本生意,却也不会占你的便宜。有一次与同学闲聊,说到上海人可以吵架,但不打架,好生奇怪。上海人计算打架成本,打赢吃官司、赔偿医药费,打输皮肉痛、心里还窝囊,不划算!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先行一步,更早接受西方文明;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视野开阔,更多借鉴海外经验;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汇聚中国最优秀的人才。这是上海的优势所在。

上马,很“上海”的马拉松

十里洋场,百年熏陶,形成了上海人文明、守法、严谨、精细的特质,上海人操办的马拉松自然不一般,是其他城市难以超越的。

(云飞叶 201911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