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穀雨,祖先為我們留下的瑰寶

穀雨前後,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作用明顯。在《月令一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只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雨水適宜,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若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災害,影響後期作物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表明了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時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穀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有利於穀物生長。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農業氣候意義。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二十四節氣之穀雨,祖先為我們留下的瑰寶

穀雨農事活動

  華南老早區的經驗證明,紅曹在穀雨後早栽,能夠在伏早前使藤葉封廂,增強抗旱能力,獲得高產穩產。長江以南的地區,人們都在忙著耕田,施肥、插秧育苗,準備種水稻。茶農都在忙著採收春茶、製茶,可謂是萬里碧綠、千里飄香;養蠶人家開始加強春蠶的飼養管理;以捕魚為生的漁家也在早出晚歸,忙著撒網打魚。
  北方地區的小麥正處在生長期,要注意防旱防溼,預防鏽病、白粉病、麥蚜蟲等病蟲害,要拔除黑穗病株,同時要做好預防“倒春寒”和冰雹的工作。種植玉米的農家也開始耕地、施肥、播種,防止土蠶的侵害。

二十四節氣之穀雨,祖先為我們留下的瑰寶


  有些地方甚至有“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的說法。有些地方開始種黃豆、雜豆、土豆、花生、地瓜、茄子等。經濟作物烤煙長出了早苗,農民也開始抓緊時間做移植的工作。在管理田地的同時,農民也在加強馬、牛、豬、羊的飼養,希望六畜興旺。

穀雨前後是農業生產最為繁忙的時節。我國北方大分地區。正值農作物播種、出苗的重要季節。華北平原霜期結束,穀子、水稻開始播種。黃河流域的冬小麥處在拔節或抽穗階段,要抓緊施好孕穗肥,袂苗要於二葉期追施“斷奶肥”。種棉區這時將播種棉花。但是華北、西北地區仍是“春雨貴如油”的少雨季節,加強春旱的防禦依舊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長江流域的水稻、菸葉、紅薯正在播種;氣溫上升較早的閩南、廣西地區的小麥則已成熟收穫。此時春茶的採製已進入旺季,宜抓緊進行。長江以南地區降水明顯豐沛,此時農田防漬防澇決不可放鬆。
  此外,穀雨期間也是牲畜配種、魚類繁殖的季節。

二十四節氣之穀雨,祖先為我們留下的瑰寶


有關穀雨的農耕諺語

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棉;

水稻插秧好火候,種瓜點豆種地蛋。

玉米花生早種上,地瓜栽秧適提前,

閒地芝麻和黍稷,深栽茄子淺栽煙

田菁苜蓿沙打旺,綠肥作物種田間。

棉花出苗快查補,地頭地邊無空閒。

小麥要澆孕穗水,查治火龍和黃疸。

樹木栽上細管理,否則成活難保險,

林木果園早噴藥,花兒過密酌情剪。

馬牛豬羊飼餵好,家禽孵化科學管。

葦藕蒲草繼續栽,親魚育肥多產卵。

趕潮流來堵魚頭,家吉(魚)黃花捕莫慢。

穀雨天,忙種煙。

穀雨有雨棉花肥。穀雨有雨好種棉。

穀雨種棉家家忙。過了穀雨種花生。

苞米下種穀雨天。穀雨前後見家吉(魚)。

穀雨麥懷胎,立夏長鬍須。

穀雨麥挑旗,立夏麥頭齊。

穀雨前結蛋,穀雨後拉蔓。

穀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

穀雨過三天,園裡看牡丹。

清明麻,穀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立夏正相宜。

穀雨節到莫怠慢,抓緊栽種葦藕芡。

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棉花種在穀雨前,開得利索苗兒全。

清明高粱穀雨花,立夏穀子小滿薯。

清明高粱接種谷,穀雨棉花再種薯。

穀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