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话说宁静

话说宁静


「随笔」话说宁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

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任何事物也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在喧嚣甚上,物欲充斥的当下,是人,或多或少有些许烦躁、浮躁。更有甚者至极,膨胀而铤险,此时需要宁静戡夷。

宁静是什么,是一块无瑕美玉,不需修饰,供人欣赏;更像一位含蓄且姣洁婀娜的少女,在庭前中央舞蹁跹。给人力量和升华,而更多的是摒弃诱惑,剔除杂念,自我完善,美轮美奂,美哉乎!

人生最美妙的时光,莫过于一舍一桥一溪,独守山径清幽,赖得住寂寞,任凭氤氲弥漫,唯我心中清凉,惬意的美景需要宁静的心去远眺,去探视、去窥瞻,方能顿悟,方能贯通,方能融会。


「随笔」话说宁静


因为,喧嚣之中,诸多成份是捧场,是干扰,是自我陶醉,是无目的地消耗时间和精力,至多也只能是片刻的欢娱,一时的惬意,最终还是抹不去永远的失落。

其次,蜩沸是无果的花,宁静是无花的果。蜩沸绚丽而芬芳,沁人心脾,令人驻足闻香,在收获的季节好生沮丧,因为她一无所有;宁静虽无花,在默默忍受冷落,抑或令人侧目,却心无旁骛,没华丽的外衣,从不炫耀,专心致至地履行自己的诺言!

热闹无非是不毛之上的几星点缀,宁静才是繁衍不息创造的绿洲。

一个人在做人上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应使自己经常情绪安宁,心地澄清。做事上也是如此,无论怎么忙,每天最好能安排出片刻的独处和宁静,在这宁静的氛围中,人的思想会宁静而清晰,情绪也最容易归于平和,说不定,就因为拥有片刻的宁静可以避免一些鲁莽、浮躁和定性不准。

回顾古今中外那些立德、立功、立言之人,莫不因安于宁静的生活而功成业就,也莫不因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固守宁静的环境而善始善终。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数载,隐居南阳,怀才于身,静候明主,虽然天下群雄辈出,但他却不被纷繁的世事与天下的争端扰乱心智。为了其真正成大业,他平静地等待,甘于寂寞,甘于暂时的无名,在悠然的吟唱梁父吟的日子里,水镜七奇之诸葛,韬光养晦,静待卧龙飞天一刻,最终助玄德成就鼎立大业。

拒绝浮躁,荷兰画家凡.高,以一辈子的孤独生活,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创作中,最终锻铸成一位令人敬仰的伟大艺术家。

现代作家路遥将自己关在煤洞数年,在寂寞中耕耘着精神家园,创作出《平凡的世界》而轰动文坛。

范仲淹少小家贫,不能自给,险些让老母送去为僧。读书之时,更是穷困不堪。既入仕途,怀着光门耀族之心来到汴京,对策之计颇得神宗赏识。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怀着“社会安危系我身”之心到地方为官;为官时,因为其廉政不得当地缙绅赏识,处处与之作对,毫无建树。在朝被诬,放逐漠地,范仲淹怎么也不明白,这是为何?


「随笔」话说宁静


当其走上岳阳楼面对洞庭之水时,才豁然开朗,原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人生真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官至理。他释然了,作茧在其,破茧亦在其。心之宁静,方能顿悟。

时代的步伐是永远朝前的,不会因人的喜忧哀乐,长吁短叹,好逸恶劳等行为而停止。我们在啼哭中来,在淡泊中融入社会,最后在宁静中退出,回头看一看,天地之悠悠,生息亘古。还会为喧嚣而埋怨,抑或愤怒老天不公平吗。

守住寂寞,拒绝浮躁,因为宁静方能致远!

「随笔」话说宁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