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愣神就是失神發作嗎?

愣神不是失神,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愣神,其實是我們老百姓的大白話,是對一個狀態的描述,和狀態背後的原因無關。

孩子愣神就是失神發作嗎?

生理性的愣神,俗話稱之為“白日夢”或“走神”,多屬於兒童期的正常行為,可表現為上課、做作業或看電視時,對外界的呼喚、對話無反應,凝視、不動,但強刺激時有反應。出現發作時腦電圖無異常。

病理性的愣神,才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失神,完整的說法應該叫失神發作,它是一種非驚厥性的癲癇發作。過去被稱為“小發作”,但容易被混淆,因此,目前已經不推薦使用“小發作”一詞。

失神發作表現為意識障礙,正在進行的自主性活動及語言停止或減慢,雙眼茫然凝視,表情呆滯,對外界刺激無反應或反應降低。

基於上述表現,患者家屬可能會將觀察到的現象描述為“孩子愣神了”。

這種情況下,愣神就是一種病理性的描述。

有時單純依靠肉眼觀察,很難區分愣神是單純“走神”還是失神發作。但症狀出現時同期腦電圖記錄可以準確區分二者。

(二)失神發作分為典型失神發作和不典型失神發作。又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發作起止不同:前者突發突止,後者逐漸發生,逐漸終止。

持續時間不同:前者較短暫,數秒至數十秒,後者持續時間更長,可達數分鐘。

發作後恢復情況:前者立即恢復,後者認知障礙可持續存。

一例典型失神發作期腦電圖

預後:前者多預後良好,後者多較差。

由此可以看出,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發作類型。

典型失神發作為兒童及青少年期常見的特發性全面性癲癇類型,整體臨床轉歸較好。

不典型失神發作可見於多種兒童癲癇綜合徵,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運動發育落後,臨床轉歸個體差異較大。

兒童和青少年,本身就是個體身體、心理發育的關鍵期。很多時候,家屬發現孩子有些“不尋常”的動作或表現,如果症狀刻板,還是建議到神經科專科門診進一步鑑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