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委编办完成《烟台机构编制志「2003-2018」》编纂工作

烟台市委编办完成《烟台机构编制志「2003-2018」》编纂工作

烟台市委编办完成《烟台机构编制志「2003-2018」》编纂工作

水母网4月10日讯(通讯员 吕晓良)近日,烟台市第二部机构编制志《烟台机构编制志(2003-2018)》正式印发。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更好地认识过去、总结得失、服务现在、开创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全面反映2003年以来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取得的成就,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去年3月份以来,烟台市委编办在第一部机构编制志《烟台机构编制志》(1978-2002)基础上,在市委党史研究院指导下,按照“拟定提纲→撰写初稿→多方查证→统筹审核→反复校对→交付印刷”的步骤,启动了《烟台机构编制志》(2003-2018)编纂工作。今年4月初,顺利完成志书编纂工作。该书主要有三个特点:

内容全面、系统。志书编纂工作启动后,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按照“真实、重要、齐全、准确、规范”的要求,详实细致地收集素材、撰写文稿,十几次增删修改,形成了反映各自工作的志书资料。全书共分组织机构及成员、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部门自身建设、县市区机构编制工作、人物和荣誉八编,总计45万余字。详细记载了2003年以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和社会生机活力所出台的文件、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等。既是一部全市机构编制工作16年改革创新发展的“大事记”,又是一份全景式的“备忘录”。

记述客观、专业。本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详今略远的原则,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横排综述,实事求是地对2003年以来烟台机构编制部门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管理、法制化和自身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记载和叙述。文风严谨朴实,文字表述规范、准确、简明、富有逻辑性。根据机构编制工作专业特点,本志还适当摘用了部分中央、省的政策规定,以使所记述的烟台地方机构编制政策和制度更趋完整,具有比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时代特色鲜明。本志记载内容上限为2003年,下限为2018年,部分章节适当上溯或下延。全面反映了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烟台机构编制部门在党中央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历史背景下,主动转变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理念、领域、重心和方法,积极推进改革、管理、服务的具体历程和基本史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鉴古知今”“开卷有益”。《烟台机构编制志》(2003-2018)的编纂完成,对于总结借鉴新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地方机构编制历史经验,加强地方机构编制管理研究,推动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