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數字陵園建設 走出“綠色祭掃”新路子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重要講話精神,提高邊疆地區祭掃工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穩妥做好祭掃工作,文山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從供給側入手,創新祭掃方式、拓展祭掃內涵、提升服務水平,全力打造祭掃服務“文山模式”。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祭掃服務工作尤為重要,根據退役軍人事務部新形勢下“清明祭英烈”工作部署,麻栗坡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利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現代技術,紮實開展數字陵園建設,突破祭掃的時空限制,打破陵園管理的路徑依賴,讓陵園建設與時代同步,與未來共向,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結合,虛擬與現實相貫通,探索出一條文明和諧“綠色祭掃”新路子,得到廣大烈士家屬和退役老兵的好評和讚譽。

麻栗坡是兩山防禦作戰的主戰場,麻栗坡烈士陵園的青山綠水間長眠著960名烈士。戰爭讓這片英雄土地成為全國退役老兵魂牽夢縈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烈士家屬和退役軍人到陵園祭奠英烈、告慰先輩。為讓烈士家屬和參戰老兵“足不出戶”實現異地祭掃,降低祭掃成本和費用,陵園開發建設網上祭掃平臺,設立網上紀念館,把960個烈士墓逐個取像,形成真實照片使虛景實化,讓祭掃人員身臨其境,在千里之外與烈士墓地“零距離”接觸、“面對面”祭掃。同時對烈士陵園及陳展館進行取景製作VR,全方位展示陵園風貌和陳展內容,全過程講解展館每個場景、每張圖片、每個人物故事,讓祭掃人員體驗烈士陵園的莊嚴肅穆,感受烈士事蹟的慷慨激昂,帶給參觀者全新的精神洗禮和視覺衝擊。

麻栗坡:数字陵园建设 走出“绿色祭扫”新路子

為解決烈士家屬不能到陵園現場祭掃難題,陵園管理所主動與烈士家屬溝通對接,按照烈士家屬的要求,免費開展代掃服務,利用手機微信平臺進行現場直播,或製作視頻發給烈士家屬,在疫情期間已為烈士家屬開展代掃服務100餘起。為增強代掃肅穆性和儀式感,烈士陵園對代掃專門設計了幾套流程,對代掃人數和著裝進行規範,明確代掃人數不能少於4人,著裝為統一制式。代掃程序規範為七個儀式,分別是清掃墓碑、獻花、脫帽、鞠躬、讀祭文、敬軍禮、瞻仰烈士墓地,整個流程細微之處顯精緻,莊嚴之中現隆重,讓犧牲者受尊崇、委託者得慰藉、代掃者受教育。

麻栗坡:数字陵园建设 走出“绿色祭扫”新路子

祭掃工作親情化

針對部分烈士親人失聯,長期沒有親人到實地祭掃的烈士,一方面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聯繫烈士老戰友、老部隊和烈士出生地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幫助烈士尋找親人,讓英烈精神“榮歸故里”,讓烈士親人和故鄉地人民銘記並褒揚他們的英雄事蹟。另一方面,烈士陵園管理所倡議地方軍轉幹部、退役軍人和當地群眾,把烈士當親人,開展向烈士認親活動,建立認親檔案,簽訂承諾書,承諾自覺傳承弘揚烈士精神,做到每年到所認親的烈士墓前至少祭掃一次。通過認親拆除烈士陵園與地方群眾的“隔牆”,搭建烈士與群眾的連心橋,厚植烈士與群眾的情感紐帶。

麻栗坡:数字陵园建设 走出“绿色祭扫”新路子

祭掃服務前置化

每年年初,對祭掃工作立足於早抓準備,多層次思考、多角度謀劃,提前做好祭掃服務保障方案。烈士陵園根據掌握的近年組織祭掃老兵名單和烈士家屬,主動聯繫、主動對接,摸清今年疫情結束後的祭掃意願、祭掃人數、祭掃時間等情況。根據溝通掌握情況,建立聯絡員機制,實行“點對點”服務。做到對來人數量規模、到文時間、身份情況、工作單位、原部隊番號、行程安排、祭掃要求、返程時間等八個方面清楚明白。對相關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整修和維護,做到無破損、無鏽蝕,題詞、碑文、烈士名字清晰,保持烈士墓區整潔、肅穆,烈士紀念館陳展史料和遺物保存完好。

麻栗坡:数字陵园建设 走出“绿色祭扫”新路子

祭掃保障曖心化

將祭掃接待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專項列入。在平時提供“三桶水”免費服務,即:開水、茶水、桶裝水。在祭掃重大日子推出“六個一”暖心套餐,設身處地為祭掃人員做想,真心實意為他們解難,免費為祭掃人員提供1瓶牛奶、1束菊花、1瓶礦泉水、1個麵包、1個蘋果、1個雞蛋。2019年烈士陵園“4·28”當日就發放套餐1萬多份,在體育館搭建臨時床位為當晚找不到住宿的部分老兵提供住宿。共投入3000萬餘元為祭掃人員提供保障,發放暖心套餐50餘萬份。這種把參戰老兵當作自己的親人,竭誠為祭掃人員提供貼心優質的服務做法,得到祭掃人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譽,擊中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一些老兵深受感動,頻頻點贊,認為邊疆人民對英雄的崇敬從未遠去、對英雄的關愛發自內心,完美地詮釋了“理解萬歲”真正含義。

麻栗坡:数字陵园建设 走出“绿色祭扫”新路子

陵園管理規範化

結合近年來祭掃工作經驗和有效做法,梳理收集烈士家屬的意見,對祭掃流程進行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在陵園規範管理上建立“十項制度”,對服務保障人員開展“九項能力”建設,對參加祭掃人員明確“十個嚴禁”,對祭掃人員的儀表儀容從著裝、行態、語言、標語等方面進行規範;在祭掃儀式上對集中、分散、代親、認親、網上等祭掃方式進行規範;在祭掃服務內容上,圍繞“六個一”特色服務、烈士家屬祭掃服務、視頻直播代為烈士家屬祭掃服務、參戰老兵個人祭掃烈士戰友服務、社會團體祭掃服務、9·30烈士公祭活動服務、網絡祭掃服務等七個方面進行規範明確。同時,對管理制度、服務內容、祭掃流程建立評估和改進機制,確保陵園管理和祭掃工作規範文明、安全有序。

麻栗坡:数字陵园建设 走出“绿色祭扫”新路子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祭掃服務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後,文山州將打造好麻栗坡烈士陵園祭掃服務保障試點,以典型引路,在全州逐步推開,力爭形成祭掃服務“文山模式”。

製作:馮鶴 王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