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17版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新課標專家解讀

高中地理新課程解讀系列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等特點。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性質,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對於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課程是與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相銜接的一門基礎學科課程,其內容反映地理學的本質,體現地理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課程旨在使學生具備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學會運用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自然與人文環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為培養有見識、有胸懷、有責任感、有行動力的公民奠定基礎。


如何理解2017版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新課標專家解讀


對於《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解讀,我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 1.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 2.高中地理課程內容標準;
  • 3.高中地理學業質量標準;
  • 4.高中地理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地理課程內容標準”的課程節選內容。


本期內容提要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的課程總目標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表述更為精煉,一句話便將修訂後的課程總目標的核心點明清楚:注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以立德樹人為地理教育的根本任務。由此可以看出,新時代的地理教育在教育知識的同時更為注重素養和品德的培養,教育的目的不在於眼前的分數,更重視的是滿足學生未來學習、工作、生活的需要。


從課程結構上來看,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必修課程包括兩個模塊,即地理1、地理2;選擇性必修課程包括3個模塊,即自然地理基礎,區域發展,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選修課程包括 9個模塊,即天文學基礎,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旅遊地理,城鄉規劃,政治地理,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地理野外實習。

如何理解2017版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新課標專家解讀

圖 高中地理課程結構


從課程內容上來看,《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也有幾個重要的變化:

  • 首先是改變了內容呈現方式:比如從表格變為純文字、刪除活動建議和體例說明、加入教學提示和學業要求、加入對模塊主要內容和課程目標的說明等;
  • 其次調整了課程內容:必修課更具基礎性、選修課更具選擇性,內容課程更清晰具體,同時凸顯了時代性與科學性;
  • 另外,人地關係理念貫穿始終,突出說明人地協調觀是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觀念,更加突出地理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繫。


如何理解《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版)》中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來看看專家們的解讀。


地理必修一 自然地理的變化解讀▼

視頻建議WIFI網絡收看)



主講專家


戴文斌 江蘇省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教師、常州市地理教學能手、全國地理優質課特等獎獲得者

孫越雯 江蘇省常州市高級中學地理教師,獲常州市“教壇新秀”稱號、優質課三等獎、基本功比賽市區一等獎

方 琦 江蘇省常州市高級中學地理教師、常州市區地理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多次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作品


新課程資源系列之高中地理


如何理解2017版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新課標專家解讀

如何理解2017版高中地理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新課標專家解讀

▲普通高中地理學與教指南 必修一

  • 顧 問:朱慕菊 張民生
  • 主 任:崔允漷 陸志平
  • 副主任:楊向東 張鐵道 劉紅雲 楊曉哲
  • 主 編:朱翔
  • 執行主編:劉霞
  • 副主編:沈斌 戴文斌
  • 編寫人員:歐陽曉 鄧杉文奇 張冬柯 彭婕 李蘭 孫越雯 李學鵬 蔣潔 胡祝娟 趙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