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一位寶媽分享了她10個月大寶寶的作息表,寶寶白天第一次小睡安排在10點,一般持續45-90分鐘。第二次小睡安排在下午2點,一般持續90-120分鐘。每天晚上8點左右喝奶入睡,不能自主入睡。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夜裡1點醒來,有時玩耍1個多小時,然後通過喝奶或哄睡等方法重新入睡;有時各種翻身,同樣折騰1個多小時,自我撫慰入睡。早上6點多寶寶醒來,經哄睡後最遲8點半起床。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來源:寶寶夜醒嚴重/半夜起來玩解決方案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來源:寶寶夜醒嚴重/半夜起來玩解決方案

寶寶日常基本遵循著吃-玩-睡的模式,作息規律、奶量適中、輔食添加正常。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每次入睡都需要藉助奶瓶,喝150-200ml的奶。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夜醒嚴重,再次哄睡困難。

什麼是寶寶夜間醒來?

對於5-12個月的寶寶來說,夜間醒來是指典型的從睡眠中徹底清醒。一般來說,正常發育的嬰兒到了16周大時,能夠在晚上連續睡眠6個小時,即睡整覺。如果滿5個月寶寶夜間醒來3次及以上,滿6個月寶寶醒來1次及以上,即為頻繁夜醒。

還有一種情況,寶寶夜間睡眠中,有時會突然悸動、踢腿、翻身等,甚至喃喃自語。這並不是真正的醒來,而是寶寶在臨近45分鐘的一個睡眠週期(嬰兒4個月以後,逐漸趨向於成人睡眠模式)結束時,自然進入淺睡眠狀態。媽媽只需按照平時的哄睡步驟,稍微拍一下,或者抱抱他,寶寶便能夠順利接覺。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來源:NatureMadeSleep.org

這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寶寶能否由睡眠模式切換成清醒模式;能否順利接覺。同時,這二者又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繫。當寶寶處於淺睡眠狀態時,其實是十分容易驚醒的,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作用或其他因素影響,很可能轉化成在夜間醒來。

寶寶夜間醒來的原因

嬰幼兒的睡眠/清醒模式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造成寶寶夜間醒來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 1.生理因素

布朗博士在其著作《嬰幼兒睡眠聖經》升級修訂版中,提到一個對比研究,對象均為4-8個月有嚴重夜間醒來問題的嬰兒。包括小時候患過疝氣的大約20%寶寶,即使疝氣痊癒,寶寶傍晚時不再哭鬧,不良的睡眠模式仍在延續,寶寶的睡眠問題仍然存在。如果爸爸媽媽沒有及時加以干預,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睡眠模式,他們夜間依舊會頻繁醒來,造成總體睡眠時間不足。而打鼾或用嘴呼吸的10%寶寶,因為呼吸困難,夜間醒來的次數比正常寶寶要多,大多時候處於淺睡眠狀態,睡眠質量難以保證。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也有兒科醫生指出,當寶寶餓了、病了、排尿或排便等造成身體不適時,也容易半夜醒來哭鬧。

  • 2.環境變化

人類演化之初,生存環境惡劣,所以在每2個小時的睡眠週期臨近結束時,大腦發出很強的腦電波刺激人類醒過來,觀察周圍環境是否安全。這種警覺系統(Wakefulness System)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類的生存幾率,直到今天我們人體還保留著這種警覺,會不時醒來以確保環境沒有異樣。寶寶也是這樣,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

在《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一書中,提到了一個6個月大的男孩蒂姆,因為他總是在媽媽餵奶時入睡,總是在媽媽輕輕搖晃中入睡,然後被獨自放到小床上。當蒂姆睡醒了,同樣審視著所處的環境,當他發現和入睡時的環境不一致的時候,警覺系統會發出危險警報,他便完全清醒,用哭聲召喚媽媽的懷抱和乳房。

  • 3.自我代理

寶寶對自身喜好和不喜好的表達即為“自我代理”,它會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而不斷增強。9個月大的寶寶,探索慾望和範圍擴大,比起一個人無聊的呆在那裡睡覺,寶寶更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耍。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布里斯托大學嬰兒健康與發展心理學的教授,Peter Fleming表示寶寶基本上喜歡白天睡覺,從6點到半夜才是他們最常醒著的時間。這樣能獲得養育者更多的關注,以獲得更多的食物等資源。

  • 4.不正常的睡眠時間表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物鐘,遵循25小時的生理週期。如果寶寶上床和起床的時間,與自身的生物鐘不相吻合、與年齡特徵不相匹配,上床或起床太遲,小睡缺失等,寶寶很可能由於過度疲倦,導致入睡困難,難以進入深睡眠狀態,夜間常常醒來,睡眠的修復力下降。

布朗博士提到過一個孩子,每天晚上需要大人抱著進行2-2.5小時的哄睡,而且夜間一般要醒3-4次,甚至多達10次。

寶寶夜間醒來的危害

雖然Fleming教授表示“高發展程度跟智力”和“半夜不睡覺”是有關聯的,但寶寶夜間醒來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 1.對寶寶的危害

從生物學上來說,睡眠能夠促進睡眠。儘管夜間醒來的寶寶,可能每次比其他寶寶睡眠時間少一點,但日積月累,寶寶的睡眠赤字也很可觀。由於這一過程是緩慢發生的,寶寶剛開始並沒有什麼異常,最後白天才出現情緒、行為問題,夜晚才發生睡眠障礙。

頻繁的醒來,使寶寶處於緊張興奮狀態,寶寶會更清醒,暴躁、易怒、難以相處等,夜間出現睡眠割裂、睡眠缺失等。即使最後因為過度疲倦而睡著了,也是一種不自然的睡眠模式。

  • 2.對爸爸媽媽的危害

布朗博士提到一項針對738位媽媽的研究,其中46%的母親,認為她們6-12個月大的寶寶存在睡眠問題。研究表明,嬰兒的睡眠問題是媽媽不安症狀的一個重要誘因。研究人員經過觀察發現,那些寶寶睡眠問題越少的媽媽,不安的情況也越少。

寶寶夜間醒來的睡眠干擾,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主要照料者,特別是媽媽。寶寶的哭聲對媽媽來說,簡直就是警報器,嬰兒微弱的聲音也可以把媽媽從熟睡中驚醒。《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的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察恩和哈特穆特·莫根羅特,專門設計了壓力溫度計,衡量寶寶的睡眠問題,對爸爸媽媽造成的壓力有多大。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一般來說,易入睡寶寶的媽媽壓力較小、疲倦感弱,而難以入睡或睡眠中斷寶寶的媽媽壓力較大,甚至面臨崩潰。

如何改善寶寶夜間頻繁醒來?

爸爸媽媽可以採取以下措施,減少寶寶不必要的夜醒,呵護寶寶睡眠。

  • 1.提前20分鐘上床

如果寶寶睡眠時間表正常、小睡正常,將上床時間提前,可以緩解大多數寶寶夜間醒來的問題。不少爸爸媽媽們發現,如果以20分鐘為一組,漸進式的把寶寶上床時間提前,經過數次實驗,能夠找出令寶寶夜間不再醒來的時間節點。爸爸媽媽們可以在這一時間段安排寶寶入睡,使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得以固化。由於推進的過程歷時幾天直至幾星期,寶寶不容易察覺,相對較易接受。

研究表明,睡眠障礙如果與不正常的睡眠時間表有關,早上按時叫醒寶寶可能有助於形成健康的睡眠規律。

縮短寶寶小睡前的清醒時間,能夠有效改善寶寶小睡缺失的問題。而把寶寶的小睡時間控制在1-1.5小時內,對寶寶因小睡時間過長造成的夜間經常醒來有幫助。

  • 2.減少爸爸媽媽不必要的關注

寶寶夜間睡眠中,除了寶寶餓了需要餵奶、尿了需要及時更換尿布等,爸爸媽媽不時地觀察和撫慰,只會刺激寶寶更頻繁地醒來。寶寶樂於享受爸爸媽媽的懷抱,從而抗拒睡眠。

兒童睡眠專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鐘上床,解決寶寶夜間醒來問題

爸爸媽媽聽到寶寶夜間製造的聲響後,如果寶寶不是崩潰大哭,爸爸媽媽可以等待15分鐘再進行撫慰。給寶寶一定的獨處時間,讓寶寶學習著自我撫慰入睡。夜間餵奶或換尿布時,儘量保持安靜,用柔和的燈光,不要逗弄寶寶,不和寶寶有過多的目光接觸。

  • 3.保持睡眠環境一致

睡眠環境發生變化,對寶寶意味著不確定性和危險性,寶寶很容易啟動警覺系統,全身高度緊張。而寶寶在睡眠時身心是放鬆的,突然的緊張狀態可能讓寶寶驚醒。

所以,爸爸媽媽應儘量避免抱睡或奶睡寶寶,因為當寶寶一覺醒來,警覺的發現爸爸媽媽消失了、乳房不見了,內心焦慮、無助,就不能順利接覺了。

寶寶睡眠時的溫度、溼度、地點等最好是固定不變,這樣寶寶的警覺系統發現一切如常,很容易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在淺睡眠與深睡眠狀態之間自由切換,寶寶的睡眠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