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生活在湖北其他城市的咸寧人,經常都會聽到外鄉人說咸寧話難懂,不同於湖北其他方言。少小離家,逢年過節回去聽到老人地道的咸寧話,也會感到熟悉和陌生。這兩天我仔細思考了咸寧話難懂的原因,自以為獲得了一些答案,遂成此文,以解答自己以及朋友們的疑惑。

需要說明的是,文章完成較為倉促,若有謬誤,還請大家指正,也希望有不同看法的小夥伴一起交流。

一、咸寧方言概述

咸寧,地處鄂東南,是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湖北南大門,因此也稱鄂南。東鄰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靠武漢。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咸寧地理位置示意圖

咸寧下轄咸安區、通城縣、通山縣、嘉魚縣、崇陽縣、赤壁市。各縣方言自成一片,彼此不通。

咸寧話在湖北省內與所謂的湖北話“簡直就不是一回事”,如果你同時遇到一個陌生的咸寧人和日本人,僅從方言來判斷,你將毫不懷疑這兩哥們來自於一個地方。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湖北人第一次聽到咸寧話的感覺示意圖

咸寧話歷來就受方言研究者的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不僅關注的人多,關注的層級也高。解放前,中央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趙元任等曾專門組織人馬調查過咸寧方言,1948年出版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就有咸寧分卷。解放後,湖北方言學界曾到咸寧做過三次調研,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多次組織師生到咸寧調查語言,日本學者橋本萬太郎來咸寧做過田野調查。後來,有熊客棧又組織了相關人員,寫了本篇文章進行解讀。

然而,雖然這麼一堆人來調查了半天,都是在說咸寧其然,卻沒找到資料說其所以然。查閱了《湖北方言調查報告》,更是晦澀難懂,不知所云。

在討論為什麼咸寧方言如此難懂的原因時,有兩點需要我們明確:

  1. 語言的起源問題和人類起源一樣,或許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得到統一答案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語言自產生的那天起,就一直在演變,而其演變規律就如同生物學物種的演變一樣。換而言之,如果一個地方交通閉塞,與外界少有交流,那麼這個封閉的小區域內很可能產生極具特色的方言。如果方言演變時間到達一定的時間,該方言與其基礎語言甚至都可能難以交流。
  2. 一種方言呈現出今天的現狀,是地理、歷史、政治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方言的選擇有其歷史的偶然性,方言的發展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那麼在整個湖北省內,為什麼單咸寧的方言聽起來這麼的獨特富有個性又十分迷人呢?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咸寧地區的方言與湖北其他地方方言分屬兩個不同的語系;
  2. 在大部分時間內,咸寧遠離交通線;
  3. 山川阻隔,咸寧與外界鮮有交流。

二、咸寧與其他湖北地區屬不同語系

中國的語言學家對於漢語方言的劃分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把漢語劃分為七大方言,有人劃分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為六大方言,還有人分為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反正不要錢,誰都來分著玩一下。

這裡採用比較多的分類方法,將中國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具體分類如下表所示: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中國七大方言

需要說明的是,各種方言內部,又有各種亞方言,例如北方方言又分為北方方言、西南方言、西北方言,江淮方言。其中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是湖北的主要使用語言,後文有詳述。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中國方言分佈圖

在《湖北方言調查報告》中,把全省方言分為4區:第1區西南官話,第2區楚語(江淮官話),第3區贛語,第4區湘語。從大的方言分類來看,湖北省的漢語方言主要包括北方方言和贛方言,從覆蓋面積上看,北方方言幾乎覆蓋了全省(下圖黃綠兩部分),唯有鄂東南有一部分沒有贛語區(白色區域)。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湖北方言分佈圖

更為重要的是,湖北境內的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都屬於北方方言大語系,能聽懂新聞聯播就大概能聽懂官話。湘語嘛,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的那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中國人半聽半猜,順便結合場景,也能明白說的是什麼意思。

與之對比,鄂東南的咸寧地區的贛語,是中國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一種,本身就較為難懂。加之在漫長的歷史中,贛語又在勤勞勇敢的咸寧人民口中進行了一系列演變,形成了以贛為基礎,各縣市百花齊放的多種亞方言。最終,不僅外人聽不懂咸寧話,咸寧人也聽不懂咸寧話,一個眼神不對就幹架。

那麼,歷來屬武昌轄制的咸寧,為什麼會有贛語火種呢?很大的可能性是由於歷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廣”大移民事件。

根據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5卷:明時期》的研究,在洪武年間(早期)湖北地區的174萬總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區的少數民數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據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統計,在湖北的98萬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約為69萬,佔總人口的70%。地處湖北的咸寧的贛語火種,大體是此次移民的結果。

三、在方言成型的時期,咸寧遠離交通線

說咸寧遠離交通線,很多人可能會不同意,因為當我們打開谷歌地圖,會發現在咸寧的地界上,從西向東依次排列著“京港澳高速”、“107國道”、“京廣線”、“武廣高鐵”四條連通中國南北的道路,並且幾乎每一條線都穿市區而過,唯一一條不經過市區的京港澳高速,離市區也僅10公里。

如果對這四條路線做一個說明,人們將更難將咸寧與交通不便這四個字聯繫在一起。

  • 京珠高速:京港澳高速是華北、華中、華南聯結首都的主動脈。
  • 京廣鐵路:國家鐵路南北交通大動脈,是中國鐵路運輸最為繁忙的主要幹線。
  • 武廣高鐵:世界上運營速度最快、密度最大的高速鐵路,中國第一條真正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當年)。
  • 107國道:是我國最繁忙的國道,中國唯一加入亞洲公路網的國際公路,是貫通中國南北的公路交通大動脈。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咸寧交通條件示意圖

但是這四條連通南北的大動脈都是在建國之後建成,在近現代以前漫長的古代歲月裡,咸寧與外界的交通,主要是依靠一條條河流溝通當地與長江,進而到達武昌。在咸寧當地,至今可以看到許多以橋、埠為名的村鎮。

查看明清江西填湖廣事件發生的時候驛站分佈圖,我們大體可以知道當時交通分佈情況,明代萬曆年間驛站分佈如下: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明代交通示意圖

試想在古代,一個廣東士子進京趕考,或者一個商人是北上採購,他們會怎麼走呢?

絕大部分商旅都會選擇“廣州—長沙—嶽州—武昌—鎮江—京杭大運河—北京”這條道路,而咸寧就處於嶽州—武昌段中間,那麼為什麼說咸寧與外界鮮有交流呢?

這是因為,古代經過這一地段,多是棄馬乘舟,在洞庭湖上船,順江而下到達武昌,繼而下江南,走京杭大運河北上京師。

喜歡聽評書的小夥伴肯定記得,晚清名臣曾國藩母喪回家丁憂,走的就是這條路線,不過是按照上述路線反著走,從北京到武昌,再到嶽州,在嶽州停船休息時,遇到日後伴其戎馬半生的康福。1921年7月的一個晚上,毛爺爺和蕭子升從長沙乘船而下武昌,同床而眠,爭論不休,此後,二人在武昌分道揚鑣,蕭子升錯過了中共一大,轉而投入國民黨陣營,這個時候,走的也是這條古驛道。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古代咸寧地區交通路線圖

如果仔細看這張圖,在嶽州和武昌之間,還有一個驛站:石頭口驛。這個古驛站在今天已經變成了石頭口村,屬湖北咸寧市赤壁市赤壁鎮管轄,是鎮政府所在地。這個村現在回漢雜居,地點就在赤壁三國古戰場旁邊。今天你去赤壁古戰場旅遊,如果在售票口前面有大媽在賣羊肉串或是要帶你走逃票路線,那大媽十有八九就是石頭口村的居民。

因此,雖然地理位置並沒有改變,但是在以水路為主的古代,除非發生大規模軍事行動(例如北伐戰爭葉挺將軍在咸寧打過著名的汀泗橋戰鬥),商旅多會選擇水路,從嶽州途經赤壁到達武昌,不會與咸寧發生太多交流。

商旅官道的選擇,帶來了兩種後果,其一是咸寧內部語言的閉塞,進而各自演變,自成一體。另一種後果,就是官道經過的赤壁、嘉魚等地,不同於咸寧大部分地區贛語系,而是屬於江淮官話(這點也很好理解,這條道路的另一頭,就是江南,因此赤壁等地屬於江淮方言而不是西南方言)。

需要說明的是,古時的陸地官道,也大體是沿江而行,例如赤壁的羊樓洞古鎮,據考證是明代茶馬古道的起點,因此即使人們走陸路,造成的結果也並不會有什麼不同。

四、山川之隔,使咸寧與外地缺少交流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不在官道上,那麼咸寧大概率還是會被武漢同化,形成湖北全省都將西南方言的語言格局。要知道在明清以前,武昌城也是超級城市的存在,就連長沙也得叫一聲省城。另外因為咸寧離武昌城僅90km,這個距離即使在古代也不過兩天的腳程。

武昌城這麼大的影響力,卻不能影響這麼近的距離的咸寧,是為什麼呢?難道這是咸寧人民勤勞勇敢、性格堅如磐石的體現?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再看一張圖,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該理解了,為什麼湖北咸寧方言如此難懂?

咸寧地區地形圖

從這張圖不難看出,咸寧市南靠幕阜山脈,而北方是一連串的湖泊沼澤,在溼地不斷縮小的今天,衛星圖上顯示的阻隔尚且如此明顯,那麼在古代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這一連串的溼地是連成片的,阻隔了咸寧與武漢的交流。

往南,是幕阜山脈;往北,是湖泊沼澤。加之古時小農經濟模式,老百姓本生缺少對外交流的動力,這是咸寧所處的地理外部環境和方言產生定型時期的歷史環境。

五、寫在最後

地處湘鄂贛交界處的咸寧,因一段獨特的歷史機緣,獲得了不同於湖北其它地區的方言火種;又因其處於山水之間的地緣特點,讓咸寧的方言有了自然發展的外部條件。

在這一方安靜的水土中,贛方言在口語相傳,在歲月流逝中不斷地演變發展,當時代技術發展到能夠跨越咸寧與武漢之間的地理隔離時,人們驚訝地發現,與兄弟城市相比,這個地方的語言是那麼獨特神秘。(作者:有熊奇文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