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要體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年輕人要體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立身不求無患,身無患則貪慾必生;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幸福的甜總是和生活的苦相伴而生。人生中的苦難挫折和生活中的遺憾必然存在,年輕幹部要想體悟幸福,點亮幸福,實現幸福,就必須克服苦難,笑對挫折,正視問題。

“沒有哪一次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新冠肺炎讓社會不斷提高“免疫力”,讓國家在磨難中砥礪成長。從艱難困苦中走來,在風霜雨雪中跋涉,對困難和挑戰,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贏得幸福,國家如此,個人亦是如此。“95後”女醫生甘如意不分晝夜、風雨兼程騎行數百公里返崗,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95後”護士首次出征、衝鋒在前......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無畏”,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年輕人不缺學歷缺經歷,走出“象牙塔”,“白+黑”“5+2”雖累但時間大把大把灑出去還常“一頭霧水”,於是自覺到基層去補短板、強弱項或主動到“主戰場”去經風雨、見世面成新常態。但有的不願也不敢到“吃勁”的崗位去摸爬滾打,不敢接“燙手山芋”、鑽“矛盾窩”,當初考公務員就想輕飄飄、圖安逸,別介,“我還年輕”;還有的“天塌了,個兒高的頂著,怕啥”一言以蔽之……焦慮引發的“心病”越來越成困擾年輕幹部的“新病”,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困難挫折等生活缺陷,從而不能享受在迎戰困難過程中以苦為樂的幸福,不能享受在克服問題中求變求新的幸福,不能享受在笑對挫折中積極樂觀的幸福。因此,年輕人要想讓你的經歷“中看”又“中用”,要想享受幸福,就必須直面缺陷。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要想享受幸福,一是正視苦難,在艱苦奮鬥中體悟幸福。平靜的湖面,練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就不出時代的偉人。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要想不讓“經歷”成“經過”,我們新時代年輕幹部就得“扛得起、幹得好”,那些甩開膀子、擼起袖子,爬坡過坎、風雨兼程,驚心動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日子都會讓我們的經歷有故事、有質感,豐富、充實且生動,也惟有不畏艱難、矢志奮鬥,方能穩中求進、贏得未來、體悟幸福。二是笑對挫折,用偉大夢想點亮幸福。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沒有夢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沒有夢想的社會是沉悶的,沒有夢想的時代是乏味的。與其唉聲嘆氣,不如以夢為馬,戰勝困難點燃希望,盼得“春回大雁歸”。三是直面問題,用務實創新追求幸福。不日新者必日退。時代偏愛創新者,步伐一旦放慢就可能被落在時代的站臺上。在實踐和再實踐的基礎上進行認識和再認識,多過腦、多走心,以問題倒逼攻堅克難,守正創新的方式,做好“曲高和寡”的“中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