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01


很多關於疫情的文章經常會出現一種留言,大概意思是:“疫情的事情很快就會被遺忘”。


說實話,這類留言給我的第一感覺是負面,實在不想篩選出來影響更多人的情緒,但我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恐慌感。


有一句話說“遺忘是人類的天性”。


終有一天,中國乃至世界的疫情會全部過去,世界會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在疫情過去之後,我們瀏覽過的大量消息、看到來自現場的新聞報道,是否很快就會遺忘?


當我們想要去回憶時,是否很難通過一篇篇報道、一個個數字、一條條短視頻,去窺探整個事件的發展與全貌?


那些現在看起來是深刻的記憶,是不是會隨著時間一點點消逝,直到下一次歷史重演。


用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話來說,就是“歷史給人類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吸取教訓”。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面對這個問題,或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答案。


清影工作室給出的答案是——用“影像對抗遺忘”,一群清華學生做了一部“特殊”的紀錄片《手機裡的武漢新年》,完整且真實地記錄下這一切。


這部紀錄片不像其他疫情紀錄片一樣,它是由112條快手短視頻製作而成,全長18分鐘25秒。這些短視頻的製作者是全國抗“疫”最前線武漢的普通人,也是一個個快手用戶,他們把自己最真實的經歷、情感通過鏡頭記錄了下來。


從庚子新年的第一天,到舉家團圓的元宵節,一條條手機影像彙集在一起,組成了全片。


導演孫虹和付曼菲說:“我們沒有條件去到武漢拍攝,最早那段時間,甚至出自己的家門都很困難,所以就想到了或許可以用快手平臺上已有的素材來完成一個內容眾籌式的影片創作。”


所以換一個專業一點的說法,這是首部手機抗“疫”公益紀錄片、UGC群像式紀錄片,這也是這部紀錄片與其他紀錄片最大的不同。


這支視頻上線之後立馬登上了微博熱搜,明星、大V紛紛轉發支持。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截至4月6日,視頻的播放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251萬次播放,無數網友對著這部片子留下熱淚,彈幕裡都是“加油”“淚目”“感動”的鼓勵。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視頻裡那些看似碎片化的手機短視頻,拼湊出了一個真實而動人的武漢,更記錄下了一系列不可再現的珍貴瞬間。


02


2019年12月31日,武漢漢口江灘。


這是21世紀10年代的最後一個夜晚,隨著2020年的序幕緩緩拉開,漢口江灘邊上數萬人一起倒數迎接這個特殊的年份。


現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快手小視頻裡,大家看著飛向天空的五彩氣球,大聲呼喊著“新年快樂!”。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然而,在新年歡樂的氣氛之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暗流湧動。


2020年第一天,漢江區市場管理監督局、衛生局發出公告,稱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出現不明原因肺炎,已經確診27例,7例病情嚴重,所有商戶休市整治。


那個時候似乎並沒有人知道這個動作意味著什麼,在一位快手用戶的小視頻中,搖晃的鏡頭下是一個個關閉的卷閘門,夾雜著一些仍然營業的商戶。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武漢人民像往常一樣生活著,病毒卻在肆意蔓延,確診病例數在一點點上升。


1月20日,鍾南山在記者會上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這一句斬釘截鐵的話大概率是揭下了某些人的遮羞布,整個疫情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第二天,國內13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驟增至440例,武漢市兩日之內新增136例。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恐慌開始滋生。


疫情重災區武漢,大量市民開始在診所、藥店排起長隊,採購物料用品,大家用手機紛紛記錄下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一次性醫用口罩,這口罩怎麼賣來著?”“這個不是N95嗎,啊?”“酒精沒得了是吧,84也沒得。”


在武漢天河機場,一位快手用戶環顧周圍,判斷大部分人都戴上了口罩。


一架將要起飛的客機上,身穿防護服護目鏡的衛生工作人員,拿著額溫槍對乘客一一測量體溫。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一位快手用戶@青眸翡翠大講堂是身在武漢的確診患者,在視頻中她帶著哭腔說:“1月22日17點55分,檢驗結果已經出來了,呈陽性,真的很對不起各位親戚朋友”。


沒流出的眼淚,也掩蓋不了她內心的痛苦和自責。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當天10時起,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


武漢這座城市開始透出一絲落寞,甚至是悲情。


街上一輛車都沒有,火車站封了,無奈退票的人擠滿了大廳,地鐵閘門緩緩落下。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在@農民哥(在武漢)的視頻中,能清晰地看到,長江漢口隧道已經封死。


這位身在武漢的東北人唱了一句東北歌手姜鵬的《兄弟想你了》:“兄弟啊,想你啦,你在那嘎達還好嗎”。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整座城市被陰霾籠罩著,有人形容這座城市被摁下了“暫停鍵”,九省通衢沒了昔日繁華,商場、街道、碼頭……到處空無一人,就連已經通車63年的武漢長江大橋,也前所未有地沉默。


這些快手小視頻,是封城之後九百萬城內居民的情緒縮影。


那段時間苦不苦?每一個武漢人心裡都有答案。


苦,是真的苦。


但武漢人民在困境中堅持,依然苦中作樂,有人在樓頂,騎著一輛自行車在狹小的空間裡轉圈解悶。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有人拿著筆和紙望著窗外統計人流量。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有人穿著玩偶服大拖鞋就出門了,憨態可掬非常可愛。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一位在超市買東西的市民@茉莉生活日記,本來只想記錄自己出門的情況,但聽到《武漢伢》:“這是我的家,我們守護她,故鄉的土,親吻過腳丫。”忍不住泣不成聲。


鏡頭裡的她一邊哭一邊自豪地說:“聽到沒有,這個是我們的歌,我們武漢的歌”。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更多的武漢市民,在疫情最嚴重,城市最無助的時刻,選擇打開窗戶,大聲呼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聲音響徹夜空,迴盪許久。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這些武漢城內最真實的好笑、心酸、鼓勵,被快手視頻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它們融在一起,把那種冰冷的絕望,變換成了溫暖的希望。


1月2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也在最緊急的時刻,簽下了請戰書,告別家人,浩浩蕩蕩地奔赴一線。


@迷彩小護士(圓圓糖)用快手記錄下自己的征程,鏡頭裡的她自信,美麗。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全國人民的朋友圈都在轉發物資信息,全世界華人都在捐款捐物。


一輛輛救護車,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被運到武漢,運貨的司機師傅用快手記錄自己的征途:“這一批貨,目的地武漢”。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四川的蘿蔔,重慶的南瓜,一批批的蔬果也被運往了武漢,分給了當地的居民。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與此同時,一批批農民工兄弟也從四面八方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


一位山東志願者@寶島電動~馬立業,在快手小視頻裡說:“別的不會幹,也就幹個裝修工”。


這話聽了實在讓人淚目,也許他們不懂所謂深奧的知識,但他們竭盡自己所能作出了貢獻。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餓了就在工地旁吃飯,累了就坐下歇會兒,緊趕慢趕,火神山醫院十天之內準時完工。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2月4日,首批新冠肺炎患者轉入武漢火神山醫院。


在武漢居民拍攝的快手視頻裡,能看到空蕩蕩的大街上一輛車也沒有,只有救護車警笛長鳴,長長地連成了一條線。


拍視頻的小哥非常驚訝:“喔一條,我的天哪,太強了吧。”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火神山內的確診患者,也在用手機記錄著這一切。


醫院有全新的空調、空氣淨化器、甚至細心到連拖鞋都是新的。


這名記錄者聲音顫抖,卻又帶著戰勝疾病的決心。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還有已經痊癒的患者,用手機記錄了自己出院的時刻,她搖晃的手機轉了醫院一圈說道:“出院啦,歸心似箭。”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在醫院之中,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順利產子。


這一幕也被護士用快手記錄了下來。


嬰兒的哭聲清脆悅耳,這是生命的力量。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就是在武漢人民的苦中作樂之中,全國人民八方支援之下,我們看著疫情一點一點地好轉起來。


籠罩在武漢上空的陰霾一點一點地被去驅散開來,一點一點的光亮在照亮黑暗的角落,一點一點的希望在努力凝聚著,這座城市一點點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喧囂。


紀錄片的最後節點是元宵節,導演孫虹和付曼菲改編了蘇軾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江城。


她們說:“在疫情面前,沒有一座城是孤城。”


03


說實話,相對於那些通過製造強烈的故事衝突,或者塑造豐富的人物性格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給我的記憶更深刻。


這些視頻片段都是武漢城內的居民親手拍攝的,他們通過記錄自己,讓每個人看到另外一種真實生活。


那意味著是我們未曾經歷過的另外一種人生,展示出了每一個武漢人所經歷的“特別印記”。


人類的天性是遺忘,疫情過後依然歌舞昇平?


這是這個紀錄片,也是快手這個平臺上的價值所在。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便是再普通的人,他的生活都是有價值的。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就是武漢城內一個個平凡渺小但努力的個體生命旺盛生長的狀態。


他們給我們警示、鼓勵、感動,與溫暖。


正如導演所說:“其實這部片子的導演應該是在武漢,在全國各地,經歷著、對抗著疫情的人們,我們只是用了一種方式讓他們的聲音被集合在了一起。”


而且,這部紀錄片每一個片段,都實現了情緒表達上的互通。


通過這些第一人稱的拍攝,我們能真切感受到每一幀背後的情感,尤其在疫情期間,人間的喜怒哀樂是可以也非常需要共通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武漢人,我們都可能經歷武漢人民的經歷,在這場疫情中,每個城市都在遭遇,在犧牲,在抗爭,在堅強。


最後,我想說,這一個個普通人手機裡儲存的視頻片段,其實就是一段段可以用來對抗“遺忘”的深刻記憶。


它被我們看見、思考、體會,擁有了強大、真實的力量,不加任何色彩才有的魅力,這種表達真實情感的手機短視頻,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在快手這個平臺上,你可以看到剝離了職業化專業化的拍攝背後,這些普通的個體是怎麼樣用鏡頭語言自我表達的,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個體。


更重要的是,這部紀錄片獨特的製作手法,讓這些個體聚合在一起,又能形成一種非常強大的生命感,這種生命感是“愛”。


那些已經逝去的生命,痛徹心扉的反思,聲嘶力竭的求救,難以控制的情緒,奔湧而至的溫暖,都被快手平臺一幀一幀地記錄下來。


當我們重新看一遍紀錄片,重新瀏覽這些用戶的視頻時,腦海深處的記憶就會重新湧現。


如果非要說,是人類的天性選擇了遺忘。


那麼我相信,是“愛”讓我們銘記了過往。


我們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