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學者評選成涉密工程?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

2019年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評選靜悄悄。

這是12月28日《新京報》關於長江學者評選及背後故事的一則報道。

如果不是這則報道,或許多數人還不知道,這個“地位僅次於院士”的評選活動正在展開,而它的過程竟然如此靜悄悄。

它沒有登上各大媒體的熱搜榜,也沒有被更多媒體關注報道。在明星緋聞與熱劇討論中,這個“地位僅次於院士”的評選活動,靜悄悄得讓人不禁懷疑它的地位及評選的公正性。

是人們真不關心?還是我們的科學評選不值一提?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記者帶著疑問去探訪,有高校工作人員答覆顯得神秘,竟稱評選是涉密工程,“即便結果出來也不能公開。”

這一說法讓我們震驚。

不可否認,評上長江學者,對獲獎者個人、所在高校、甚至地方政府來說,都意味著各種好處:獎金、榮譽、工作成績……


長江學者評選成涉密工程?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

近年來,對於是否取消長江學者稱號,學術界意見不一。

再看看那些新聞——某某高校百萬年薪聘請長江學者、某某長江學者來某企業視察、指導……評上的好處,不勝枚舉。

既然好處這麼多,評選過程至少要做到公正透明,才能服眾吧。

長江學者的評選如此神秘,那麼當初設立它的初衷是什麼?肯定不是某些圈子自娛自樂的工具吧!

我們不敢揣測,這類評選是否存在暗箱操作。但從傳播角度來看,不透明少公開,容易引發更多猜想。其結果的公正性,自然容易引發質疑。

特別是近幾年,個別擁有長江學者稱號的人不斷引發爭議,甚至做出違法犯罪的事。當我們回頭去追根溯源,查找他為何能當選長江學者時,一切評選過程的信息都像謎一樣的存在。

所以,也別怪網友發出“這樣的人,咋就能評上長江學者呢”的感慨。

我們不否認,絕大多數長江學者有真才實學,我們也尊重長江學者這一榮譽稱號。但尊重的核心是:科學家精神擁有的創新、進取、奮鬥,以及勇於開拓人類未知領域的能力。畢竟,科學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我們尊重的是科學,而不是他有多少名號。

所以,一切問題又回到起初:當年設置長江學者的初衷是什麼?是希望它能成為學術楷模的領頭羊,還是想製造一個名利場?

從影響看,評選過程有時比結果更為重要。

如何報名,如何選擇,為何當選等簡單的程序問題,可以讓更多人瞭解長江學者,也可以讓社會各界加入參選。要知道,長江學者並非只能出自高校。

更多人的瞭解換來更多人的參與。科學進步與創新,才能引發全民討論的力度。討論中,也讓更多人尊重科學、崇尚科學,指引年輕學者以方向,才能讓實事求是和真才實學,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

而獲獎科學家身上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學術推薦會。讓更多普通人瞭解什麼是科學家精神?社會創新的原動力在哪裡?學界與企業才能有更多瞭解彼此的機會,而非各自閉門造車。

近年來,對於是否取消長江學者稱號,學術界意見不一。但如果長江學者評選成了涉密工程,失去了引領科學進步與創新的初衷,其存在必要性,值得重新審視。

更多資訊請關注科獎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