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和鸡精,怎么区分?

鲜是美味的信号,会给人们带来第五味的刺激。肉、鱼、虾蟹类、蛋等,因富含谷氨酸钠,成为老饕口中的常客。我们在日常烹饪中,想方设法的为食材增鲜增味,最具代表性的调味品,就是味精和鸡精。对于它们,都有什么误解呢?

味精和鸡精,怎么区分?

味精是化学合成,鸡精更天然?

味精:以玉米或大米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一般来说,味精根据谷氨酸钠的含量分为4种规格:99%、95%、90%和80%。

鸡精:是复合调味品的一种,基本成分是味精(含量40%左右),加助鲜剂、盐、糖、鸡肉松、香辛料、鸡味香精等复配比加工而成。

味精和鸡精,怎么区分?

味精有着是化学添加剂、食用致癌等诸多谣传,在家庭烹饪中许多人闻“味精”而色变。实际上,我国的味精行业大都以粮食为原料发酵而成,日常食用的味精基本上并非化学合成品,而是淀粉为主原料的、天然的产物。

味精和鸡精,怎么区分?

另外,鸡精中约40%是味精,盐占到10%以上,其它是鸡肉或鸡骨粉、肌苷酸、乌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鸡精的成分比味精复杂,但并不比味精更天然。

高温持久的烹饪,致癌失鲜?

鲜味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被加热为120℃以上或100℃左右,长时间加热时会失去结晶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可能会使味精失去鲜味。需要澄清的是,当前的实验中并未发现对其人体产生实际的危害。普通情况下,味精是完全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味精和鸡精,怎么区分?

鸡精中不仅含有谷氨酸钠,还有不耐高温的水解植物蛋白、水解动物蛋白,所以鸡精也应在炒菜起锅前加入,不要放得太早。

富含营养,补充氨基酸?

尽管科学证明味精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可生成谷氨酸,能够为人体补充一定的营养素,但是味精和鸡精一样,只是一种调味料,为食物起到增鲜和调味的目的,用量仅占食物的千分之几,因此营养价值不大。“由于它们都不说以提供营养为目标的食物,所以不用去考虑其营养价值的高低”范志红说。

味精和鸡精,怎么区分?

使用tips——不同食材,不同用法

谷氨酸钠并不单纯的呈现鲜味,而是酸、甜、苦、鲜五味俱全,而鲜味呈现的前提是与盐分的结合,所以美味的诞生更多是鲜、咸与食材的平衡。而鸡精,因含有鸡肉、糖、盐、香辛料等添加剂,味道更咸、风味更复杂。

一般来说,植物性食品选择鸡精风味更足更自然,而动物性食品选择味精即可达到鲜美的口味。酸性的菜肴如糖醋、醋溜等,则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它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

此外,味精与鸡精的本质都是调味料,控制用量,否则贪图鲜美,可能会导致盐和钠超标。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组织曾规定,味精摄入量每天每克体重不得超过120

m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