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無私,常與善人相隨

兒女從小,即為教其常念《感應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須念一遍。盡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講》,依之而行,則自可歸於正人君子之域矣。

—印光大師


天道無私,常與善人相隨 |《感應篇彙編白話》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直譯)人人都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報官祿會跟隨他,眾邪都遠離他,善神會保衛他。

(白話)故事:宋朝的司馬光,賜封溫國公,當他到皇宮赴任時,途中看到的人都歡欣慶賀。隨他所到之處,百姓都聚集在道路上說:“請您不要再回洛陽,就留在皇上身邊當宰相,使我們百姓能過好日子。”劉大諫先生在朝廷為官時,天下百姓無不歌頌他的忠心。富文忠公(富弼)騎著驢慢慢走到天津橋時,跟隨他後面觀看的人很多,有如萬人空巷。徐節孝先生(即徐積,宋朝山陽人。三歲時喪父,因為父名為石,終身不用石器,走路遇到石頭,迴避而不踐踏,事母至孝)於母親過世後,在淮陰(在今江蘇)地方結廬守墓三年,城裡每天都有人前往致敬。邵康節先生(即邵雍,精通先天象數之學)外出時,讀書人和老百姓看到他,無不急忙爭相迎接。

天道無私,常與善人相隨 |《感應篇彙編白話》

人們對善人欣喜羨慕到如此地步,那麼上天感動的情形,由此可知。如果不是實有令人可敬之處,怎能感動人到如此地步呢?而上述這幾位善人,在世時,不是宰相就是人師,死後也都變成神明。

天道無偏無私,常與善人相隨。不必說而能巧妙回應;不必特意召請卻會自然到來。我只要真能以誠心去感應,不管在哪裡都會得到上天保佑。然而只要自己能盡人事,不斷以誠心應事,終究能感動上天。《救劫經》說:“只要如此專心誠意,其餘聽由上天安排。”可見善人行善,是沒有一絲毫迎合希求的心。宋朝的朱子也說:“天地的作為,毫無夾雜一點自己的意思,只是以生養萬物為己心;人若能念念都在利人濟物,便如同天地之心。凡能契合天地之心的人,上天怎會不保佑他呢?”

(《集福消災之道》,王潮音整理,福峰圖書光碟有限公司印,2010年版)

天道無私,常與善人相隨 |《感應篇彙編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