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班級群的興起

從微信興起來以後,班級逐漸有了班級群。老師和家長們在班級群裡溝通交流,也變得方便了許多。但有時候也有家長抱怨群內消息太多,自己不能及時接收消息。

記得在自己小的時候,並沒有所謂的班級群。學校老師和家長電話聯繫極少。尤其是小學的時候佈置作業,從來沒有跟家長溝通過。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其實有什麼重大的事情,比如說開家長會交學費等事情,也是由孩子口頭轉達。那個時候也並沒有那麼多的事情發生。

但不知道從哪一個時期起,學習變得越來越複雜,孩子們的科目越來越多,習題越來越多,班級群裡的消息越來越多,老師和家長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伴隨著學校裡的事情越來越多,孩子們的成績會越來越好嗎?這個暫時不確定,但是孩子們的知識面拓寬了,視野更廣了。如果沒有沉迷遊戲的現象,學業不會太差。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班級群的作用

其實班級群的作用無非就是溝通與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師與家長的溝通。

但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有的時候班級群裡消息太多,甚至會有家長閒聊,讓部分家長不堪其擾。

甚至有的家長比較忙,班級群裡消息過多,反而會錯過一些重大通知。

有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在家跟著爺爺奶奶過,爺爺奶奶有時候不懂微信,也無法及時處理一些重要的訊息。

其實今天班級群發揮的作用也沒有太多,有的時候班主任在裡邊兒收校服費,收教輔費,通知一些重大事宜。學科老師在裡面佈置作業,或者是聯繫家長。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也就是在這次疫情期間,微信群發揮了其他的一些作用,在一些直播通道無法順暢的進行授課時,有的老師利用微信群進行上課。

有一天微信群裡,老師發了一條意外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意外。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老師在網店兼職,將發貨消息錯發到了班級群裡。有的家長緊追不捨。

有的家長忙問“老師還賣書?”、“老師賣的什麼書?適合孩子讀嗎?”

其實是有的家長認為該老師是在故意透露其開網店的事實,有推廣的嫌疑。

其實這樣的事情,大家有的時候會覺得很敏感,但是隻要說開了,都在情理之中。

有時候人們談到教師兼職,就是非黑即白,這樣的觀點映射出大問題。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老師開網店,或者是做其他兼職,無非是一個增加收益的途徑。畢竟老師也需要生活。出了學校,老師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不過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甚至有的老師,無論是從學歷上來講還是從能力上來講,還不如很多家長。

老師兼職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國家甚至鼓勵高等院校在職人員以及事業單位人員進行創業。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比如北京就曾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中擁有創業項目或科技成果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採取兼職在職創辦企業或者離崗創業等創新模式。在離崗創業三年期間,可保留相應的人事關係,基本工資和社會待遇。期間取得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即便創業不成功,也可以重返原單位。

為何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中擁有創業項目和科技成果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創業,一線教師就不能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技術離崗創業呢?

一線教師是否可以自主創業

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教師需要情懷,但是也需要生活。沒有生活活不了,遑論情懷了。但是隻有生活沒有情懷,也走不遠。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一線教師的工作與薪資是最難界定的。一是一線教師,除了教學任務之外,往往有其他任務,二是教學任務本身也存在不確定性。

一線教師有時除了教學任務之外,還要面對一些表哥表姐,尤其是班主任的事情更多。

就教學任務而言,如果只是應付教案、上課、批改作業,那也太簡單了。但是如果真的想把課上好,真的需要蠟炬成灰。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一線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是事業單位當中話語權最小的。

如果老師不補課,家長們一樣花錢到補習機構去補。機構的老師一定比在職的老師強嗎?恐怕有的機構的老師連資格證都沒有。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機構為什麼能教的好呢?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給孩子加課,孩子哪怕多少聽點兒也能有進步。再加上機構的班多數為小班,機構的老師雖然累,但是報酬也看得見,有的一週只上兩天課。

小結:

微信群的本意是溝通交流,但是我們的信息卻越來越多,孩子們的表現會隨著信息的增多而變好嗎?可能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對孩子的管理似乎變得更加困難,這裡我們需要做出反思。

女老師夜裡班群裡發錯消息,有的家長卻抓住不放,映射出大問題


由微信群中的消息引發的關於教師兼職的爭論,說開了也便不那麼敏感了。老師也是人,出了學校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師既需要情懷,也需要生活。

家長們與其把錢花在機構裡,不如我們想一種方式,讓更多的人才進入教育行業,讓教育資源更加充足。

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