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釘”了誰

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公司開始用釘釘,許多老闆跟隨移動辦公的潮流,在公司裡大力推行釘釘。釘釘打卡,釘釘審批,釘釘會議,釘釘報銷。。。。。。彷彿要否定之前所有的辦公系統,完全釘釘化,甚至打印一張紙,都要釘釘走個流程。。。。。。

為什麼老闆會熱衷於釘釘?

釘釘“釘”了誰

第一、不用釘釘會落伍。

這幾年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滲透每個行業,好不熱鬧。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談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化,線上化,移動化。各行各業面對時代的潮流,主動也好,被動也好,有的熱烈擁抱,有的如臨大敵。不談互聯網,彷彿就會被時代拋棄。

當釘釘殺入移動辦公和職場社交,老闆們看到了企業互聯網化的一個途徑,在這樣的道路上互相效仿,跟上潮流,不甘落後。

第二、隨時隨地釘你

釘釘有個奇特的功能就是釘。有緊急任務,你可以釘某些人,這件事務的優先級立馬提高,及時觸達釘的對象,並且可以看到對方是否接受了釘的消息。

這個功能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在一些老闆的手裡變成了有效的監督控制工具。

下了班,週末,當你在釘釘裡被老闆釘的時候,此刻的心情一定很複雜。原本屬於自己的時間被佔有,本已經不爽,又不得不去處理。如果在微信裡還好,畢竟老闆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消息,釘釘的消息一打開,對方就顯示已讀,不處理都不行。相信很多用過釘釘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釘釘“釘”了誰

第三、強制打卡

釘釘的打卡功能原本挺方便,可以設置500m範圍內定位打卡,對於員工算是一種額外的福利。常常看到早上出了地鐵口一大幫人忙著開釘釘打卡。人事每月統計考勤次數,比以前的指紋打卡方便許多。即便忘記打卡,也可以申請補卡。

後來推出了強制打卡,員工再也不用為忘記打卡煩惱了。隨之而來的員工隱形福利也沒了。人都是有惰性的,鑽些空子也是正常現象。有些人因為遲到了要扣錢,就故意不打卡,事後申請補卡。強制打卡,堵了這個空子,招來一片怨言。工具的功能再強大,也無法覆蓋軟性的管理空間。太過較真,未必是好的管理方式。

釘釘“釘”了誰

第四、後臺可以看聊天記錄

坊間傳聞,釘釘後臺的超級管理員可以看到員工的聊天記錄。許多員工在釘釘上只會聊關於工作的事情,一旦涉及關於老闆關於公司的敏感信息,立馬轉移到微信裡吐槽。桌面上的閃動圖標除了qq,微信,又多了一個釘釘。員工在三者之間轉換自如,目不暇接。在哪裡該聊什麼,哪裡不該聊什麼,分的清清楚楚。真正靜下心來去思考的時間又少了一些。這些美其名曰提高效率的事情,到底提高了多少。不得而知。

一個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四等;無神無形,有神無形,有形無神,有神有形。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和最大產出,企業組織需要秩序,同樣也需要空間。許多人羨慕互聯網企業的飛速發展和管理文化,自由,平等,分享,不打卡。然而互聯網組織最大的好處在於給了人更大的自由度,釋放了人的天性和創新能力,在小事上不與員工斤斤計較,給了員工更大的福利。思想、思維的釋放才是企業最有活力的源泉。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釘釘“釘”了誰

釘釘只是一個工具,根本在於使用它的管理者們,不要走入一個極端,萬事找釘釘。而是根據自己企業的文化、氛圍建立起適用於自身的管理方式,不要成為綁架員工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