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功的人,都在这五件事情上下功夫

每一个人的身边都不乏优秀之人。即便,当下你身边的人可能并不出彩,但在人生成长的路上,你一定遇到过那么几个略带传奇色彩的“大神”人物。


他们的优秀让你望尘莫及,甚至在夜深人静时,还会刺激一下你的小心脏,感叹:“人与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可是你有没有仔细分析过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比你强在哪儿呢?


那些成功的人,都在这五件事情上下功夫


1


张一鸣在一次题目为《Stay hungry, Stay young》的演讲中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管理四五十人团队主管的经历。


2005年,张一鸣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公司叫酷讯。他是最早期加入的员工之一,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在工作的2年,他在公司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负责所有后端技术,同时也负责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


那些成功的人,都在这五件事情上下功夫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在第一份工作就成长很快?是不是你在那个公司表现特别突出?”


其实不是,当时公司招聘标准也很高。张一鸣表示,跟他同期入职的,就有两个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


那他是不是技术最好?是不是最有经验?他分析了当时的自己有哪些特质。


1、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


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2、我做事从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


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张一鸣说当时自己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他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他参与商业的部分,对自己后来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2


你可能说:别扯了,张一鸣是南开大学毕业的,本来就很优秀好不好?如果没有好底子,再多想,再多做也一点用没有。


可是,你也要知道,优秀的人,同样面对优秀的对手,甚至就编程功底而言,本科毕业的张一鸣肯定要比清华毕业的博士生要差一些,而他最终获得胜利,成为了部门主管。


那些成功的人,都在这五件事情上下功夫


得到专栏大V刘润,曾讲过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


他早年在微软,一次出差打车,和司机攀谈,才发现这个司机很不一般。


他不像其他司机在机场、火车站死等,而是通过计价器算出自己的时间成本 ,再来选择时间、地点、人物,以达到收益最大化。


比如,根据经验,他推断出哪几个大厦多为商旅人士,于是就经常“潜伏”附近。对乘客也会进行筛选,拿着公文包、行李箱的就是目标客户了,他们多半是去机场。


再比如,在医院门口,有两个人,一个手拿药瓶,一个人手拿脸盆,选择哪个呢?司机的答案是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可能只是附近的人,溜出来买药。后者可能是出院的人,距离一般会比较远。


而且,在住院期间见证了各种生离死别,心境也会豁达很多,不会让你开到附近的地铁站,再坐地铁回去,而是“直奔家门”。所以,这样长距离的客户收益才最高。因此这个司机的收入也比其他同行多出三倍。


3


优秀的人都有哪些特质?


第一,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


小布有个前公司同事,编辑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赖别人。


当他想要推送一篇公众号文章,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就是配图、编辑器排版、后台推送等。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编辑、平台玩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工作,他就能自己一个人完成,他就会拥有越来越强的不可取代性。


第二,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


山东六和集团创始人张唐芝说过一句很好的话:“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必有好结果。”很多时候人们没有解决问题,或者是出现很多冲突,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把事情想复杂了,甚至把人也想坏了。但是如果持有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去做的心态,这一切都可以转化。


我们对任何要做的事情,单纯去做,结果自然而成。并不是外在环境不提供机会与条件,更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单纯去做事情,反而因为困扰无法做成事情,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我们自己的心态。


第三,不甘于平庸


1983年,乔布斯特别钟意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 · 斯卡利,希望挖走他,并与自己共事。面对乔布斯伸出的橄榄枝,斯坦利思考了很久,考虑到种种原因,暂时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现在的事业,拒绝了乔布斯。


乔布斯用上了提问的技巧,说出了至今仍然被视为“最好的销售广告词”的话:“你究竟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获得改变世界的机会?”乔布斯的这句话触动到了斯卡利内心深处的东西,他瞬间被乔布斯这句话打动,离开了百事可乐,成为了苹果的首席执行官。他和乔布斯一起创造了最棒的产品(第一部Mac)和最棒的广告(“1984”)。而这也是乔布斯与苹果走向成功重要的一步。


不甘于平庸很重要。这里指的不平庸,并不是专门指薪酬、职位很高,而是你

对自己的要求一定是要不断提高的,追求卓越,愿意持续的接受挑战。


第四,放低姿态、多欣赏别人的优势


张一鸣举过一个例子,他之前手下有两个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他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彼此配合工作的情况始终做的不够好。


但这两年轻人自己觉得其他同事比他们做得差,张一鸣说:“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TOP20%,但误以为自己是TOP1%。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张一鸣表示这两位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看清自己的实际价值。所以很难成为那最优秀的1%。


5、肯做、负责、不推诿


很多原来觉得资质很好的,但最后发展一般。也有一些原来大家都觉得水平一般的,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大概5年前,小布所在的公司有一个做产品的同事A,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比较辅助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啊做一下用户反弹之类的。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上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们老同事聚会的时候分析,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来不推诿,只要他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


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当时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进入我们公司后,从一个用户量不到3千的边缘项目App开始做起,由于这是一个边缘项目,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项目越做越好。


那些成功的人,都在这五件事情上下功夫


最关键的是,他的这种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可以层层迭代,步步为营,每次深想一层,每次多做一步,都能让自己跃迁于更高的基点,日积月累,自然达到其他人仰望的高度。


反之许多人,无不徘徊于励精图治与敷衍了事之间,在他们心目中,理想光芒万丈,应该一蹴而就,当现实的曲折来袭,就立马败下阵来。


可是,正如尼采所说:“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真理都是弯曲的,你只有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所以,你现在能明白自己和“大神”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儿了吗?


5G时代企业人才成长赋能系统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 智能化、数字化、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未来商业市场将持续对企业组织模式和个人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使企业不得不在变化和加速度中发展不断迭代升级战略, 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也是组织发展的根本。


布道官APP企业智能学习管家,历时5年打造平台+内容供应+教学工具三位一体服务模式,800+实战大咖,7000+岗位课程,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覆盖企业学习全场景。2020年混合式学习,将成为企业学习的元年。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布道官专属在线商学院,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精准赋能成就团队。


以上就是今天布道官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和你的企业有所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