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近年來,漢服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街頭上越來越多的人穿著漢服。漢服的存在感顯得越來越強,漢服的復興,無疑在為國學復興的道路推波助瀾。


“最美漢服小姐姐”


楊丹曦,南充臨風堂國學館館長,網友口中的“漢服夫人”、“國風小姐姐”、“最美漢服小姐姐”。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館長-楊丹曦


到臨風堂參觀那天,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最美漢服小姐姐”楊丹曦。溫婉的氣質,稍帶些許俏皮。她說她很喜歡讀國學,既然如此,那麼,她的國學館想必是書香濃郁。在她的帶領下,果然預想的幕幕都呈現在眼前。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聊天中,她話裡行間都顯露著“傳承國粹、傳揚國風”的國學傳播之夢,她說:“這裡的傳播,指的是一份理想,而不僅僅是當成工作,或者說說而已。”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談話間,偶爾還發現她有些許幽默。工薪家庭出生的她,爺爺輩就在石油單位工作。她笑著調侃自己:從進入學堂(單位的子弟校)一直到大學,都沒有離開過順慶區。


走進國學

品味傳統文化


楊丹曦記憶裡對於國學的追尋,自幼時就已在精神和靈魂裡萌芽生根。從小就對古色古香的格調頗有興趣,熱愛書畫,連看電視劇也喜歡看古裝武俠類的題材。


楊丹曦自小喜歡書法,爺爺就教她練字,教導她一個人的字也是臉面。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館長-楊丹曦


她喜歡漢服,曾私下偷偷穿漢服,卻沒有勇氣穿出門。第一次穿漢服,是大學時期試穿了旅遊景區租來的拍照漢服,瞬間就被眼前華美的傳統服飾所吸引。此後,她長時間研究漢服禮儀,還經常穿漢服上下班。


當時的漢服普及程度遠不如現在,很多地方沒有售賣,楊丹曦就自己挑選布料,聯繫專門的裁縫進行定製。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館長-楊丹曦


雖然穿漢服出門經常會遭受質疑,但絲毫不影響她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不僅如此,她還發動身邊閨蜜和她一起穿漢服,希望以推廣漢服的方式,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出去。


她還臨摹過經典作品,光仕女圖就臨摹了不下10本。那時的她只感覺畫中女子嫻靜優雅,是自己日後想成為的樣子。


體味國學

吸吮文化精髓


因熱愛繪畫,楊丹曦在大學志願表上果斷的填報了南充西華師範大學美術系,學業專攻西畫。出於對國學的偏愛,她從西畫轉向了國畫。在楊丹曦看來:西畫固然很美,也帶給我許多對美的認知,但只有國畫才能表達出我想要的意境和故事情節。


說到底,她還是更偏愛國學的。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楊丹曦真正體味國學之魅力,是通過國學大師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南懷瑾老師對原文的串講撮編成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同時還不失通俗、風趣的語言深深吸引了楊丹曦,致使她對《論語》產生極其濃厚的興趣,對國學文化的熱愛愈發濃烈,不管多麼忙碌,她都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抽出1個小時學習國學文化,背誦一首古詩、撰寫一幅書法。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迄今為止,她已背了將近300首古詩宋詞,書法作品裝了幾大箱……


楊丹曦還帶動9歲的女兒和身邊的朋友一起讀《論語》。從她的詮釋中,她認為《論語》是政治思想領域比較精深的著作,包含歷史知識、禮儀教法、人生哲理等知識。書中內容言簡意賅,十分豐富,極其精妙。說到這裡,楊丹曦陶醉的感嘆:“這樣好的著作,實在值得好好品讀。”


感悟國學

陶冶道德情操


剛畢業那段時間,楊丹曦創業做兒童攝影。工作中,每到休息時間她就會給小朋友們講《論語》中的經典小故事,不僅孩子們喜歡聽,就連很多家長也喜歡跟著旁聽。久而久之,這位“國學愛好者”影樓老闆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標籤。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楊丹曦立志在南充傳承推廣國學。為更深入地學習國學文化知識,她多次登門拜訪全國各地書畫家、國學研究者,誠懇虛心的請教他們。一次偶然機會,她認識了國家級書法師、國家級書法協會會員莊為充老師。莊為充老師對“顏楷”的研究,有極深的造詣,自成一派,被書友們尊稱為“莊氏書法”。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楊丹曦和恩師莊為充合影


談起恩師的言傳身教,楊丹曦頗為感動。莊老師對這個知書達理、勤奮努力的學生,無疑是“惜才”的。不僅傳授她書法,熬夜幫她刻印章,更教導她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他還希望楊丹曦認真學習,最終能夠繼承他的衣缽。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為了傳承這份深厚動人的師恩,楊丹曦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國學館做出文化、做出影響力。


踐行國學

修身齊家立業


酷愛國學文化的楊丹曦,發現在當地找不到傳播國學文化的平臺,於是她聯合朋友成立了當地第一家臨風堂國學書畫館,從而向孩子們傳播國學、國畫和書法知識。


學習禮儀,是楊丹曦給孩子們上的第一節課。通過學習上課禮儀、行走禮儀,孩子們的言行舉止發生了很大改變,在館內他們會安靜慢走,會給老師行禮,接遞物品會用雙手。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楊丹曦把手教孩子握筆


常說教學相長,在施教中,楊丹曦握著孩子們的手教他們握筆、運筆。談到這裡,她回憶起小時候爺爺握著她的手教她寫毛筆字,她說:“把手教學,看似普通的教學模式,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幸福和愛的溫度”。


楊丹曦採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帶領女兒一起做公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給環衛工人、執勤交警送口罩,一對一資助貧困兒童,為孩子們添置新衣、購買學習用品,邀請他們來臨風堂學畫畫、書法和國學。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為讓家長們正確理解國學文化,楊丹曦特意邀請西華師大的教授朋友給家長們分享教育理念,還免費舉辦多場國學體驗課,讓孩子們到國學館內進行國畫體驗,在傳統節日發起手工沙龍、趣味年文化活動,帶領孩子和家長一起做燈籠、寫福字、猜燈謎......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楊丹曦給家長們分享教育理念


工作後的楊丹曦深刻體會到書法好的重要性,一手漂亮的字體現的是背後的毅力與堅持。楊丹曦認為:中華文化是一種平衡,書畫本同源,國畫是放,講究形,感受強於技法。而書法是收,和做人是一脈相承的。寫字不只是單純地提筆落筆,它實際上是通過書寫、通過筆墨紙硯來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聊到國學的傳承和弘揚,楊丹曦表達了她的觀點:


書畫能幫助孩子靜下心來,給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間,讓孩子理論結合實際,提升體驗。充分發揮內心所感、所悟、所想,達到一學多用,而不僅僅侷限於興趣愛好。


《論語》是國學經典,開啟傳統文化的輸入學習,是孩子的財富,對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國學是根文化,也是一筆寶藏,孩子需要這樣的傳統文化教育。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傳承國學

弘揚中華文化魅力


正是在這樣點滴付出的國風大愛中,楊丹曦收穫了一眾學生和家長的喜愛,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和厚愛。這也更加堅定了她“傳承國粹、傳揚國風”的國學傳播之夢。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國學,教人欣賞韻律美、文學美、敘述美,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人的心靈,在藝術和美的享受中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臨風堂國學館


楊丹曦以對書畫藝術的精湛研修、以優美的漢服姿態、以對傳統美學生活方式的深情演繹,勵志在南充傳承推廣國學,把國學館做出文化、做出影響力!


筆者看來,國學在楊丹曦的生命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激勵著我們應該將傳統與現代進行結合,創造當代中國獨特的文化標識,增加文化的儀式感和尊嚴感,使“禮儀之邦”的歷史底蘊得到更大程度地彰顯!


請關注楊丹曦老師抖音號:Ydanxi

如果您想把孩子送到臨風堂國學館跟楊丹曦老師學國學,請掃碼添加楊丹曦老師微信:

她的精彩別有不同—走進臨風堂,聽“最美漢服小姐姐”講述國學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