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12月6日,刁亦男自編自導新作《南方車站的聚會》正式上線。

本片在上映之前就已經預熱了一波,先是作為唯一的華語片入圍了今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後有在李佳琦直播間“5秒鐘賣掉10萬張電影票”的戰績,再加上胡歌、桂綸鎂、廖凡等演技派光輝加持,還未上映,就已經成功收割了許多的市場眼光。

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01 講故事的角度

《南方車站的聚會》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

甚至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故事:武漢慣偷周澤農殺人後被通緝,賞金30萬該誰得到?

故事開始於南方(武漢)的一個車站,這是一個場景式命名,也是這個故事的入口。聚會,則是對這個事件的狀態描寫,參與到這個事件的人物們因為各種的利益糾纏、命運糾纏而聚到了一起。

胡歌置問桂綸鎂:舉報我,這30萬你能分多少?

桂綸鎂答道:2萬,柺子(大哥,武漢話),我也是有風險的嘛,再說,你搞麼事都可以(暗指色情交易)。

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知道自己必死無疑的周澤農,其實只是想讓自己的老婆來舉報自己,將獎金留給老婆孩子。陪泳女劉愛愛只是想得到一筆錢,能夠讓自己脫離不堪的陪泳女命運。有高尚的道德加持,所有的關係,都是基於利益。

但為了講好這個簡單的故事,導演兼編劇調了一個特別的角度,來講這個故事。

相對一般電影講求主角帶入的觀影感受而言,此片開的是上帝視角。作為觀眾的我們,就是一個絕對的旁觀者,

從一開始你就能猜到結局,在過審的前提下,一切罪惡終將被消除。

所以,導演想做的,就是把這個故事的過程講清楚。這個過程是電影的本體,同時還是電影背後價值的喻體。

02 光與影的美學制作

故事本身稍顯平淡一些,但承載故事的城鄉結合部可能更加魔幻一些。

城鄉結合部野鵝灣,這裡有虎豹豺狼,也有一旁觀望事態的長頸鹿和貓頭鷹。

嚴格遵循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大家都是想要活著,又恰好在同一片森林裡競爭。

整部片子,幾乎都是夜戲,整個故事都浸在迷茫的夜色環境裡。南方的夜雨,下的倉皇犀利,但依舊洗不盡罪惡。

有黑夜,就會有光,有光,便會有影。光與影的美學制作,可以說是本片的另一個看點。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便是一場與動物有關的戲。

廖凡飾演的警察隊長,在野外追捕一個逃犯,漆黑夜色中,老虎的眼色不算犀利,而貓頭鷹的眼睛卻炯炯有神,聚焦的那一剎那鏡頭轉換,廖凡在黑夜中竟然看到了逃犯黑洞洞的槍口。

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除此之外,劇情高潮的一場槍戰追逐戲,也用了大量的光與影切換來描繪追逐,把一個驚慌緊張的場景渲染出了一種荒誕的味道。

03 刁亦男與社會邊緣人士

從《夜車》、《白日焰火》到《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導演都十分關注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尤其到南方車站的聚會,男女主角都是絕對的社會邊緣人。

胡歌飾演的是一個慣偷,是個小頭目,長期混跡於血腥暴力氛圍中,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家庭,5年都沒有回過自己的家。殺起人來,絲毫不手軟、不遲疑,人命在他的意識裡,他悔過的只是不該殺了個警察,而不是殺人這件事本身。但在自知生命到了盡頭的時候,又突然很執著想把自己的命交到自己的老婆兒子手中,用賞金來償還自己的愧疚。

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桂綸鎂飾演的陪泳女劉愛愛,她做的是個下等職業,給錢就能陪男人做任何事。但卻是個暴脾氣,不服從任何人,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想做便做了。她沒有什麼正義感,也沒有什麼歸屬感,但她又很有目的性。甚至最後得了賞金,也信奉了承諾,分給了胡歌的老婆。她可以為了錢活下去,又可以在有錢的時候選擇有信用。

南方車站的聚會:刁亦男冷眼描繪社會邊緣人士的意識形態

在這部片子裡,這些社會邊緣人士善於惡的道德界限被淡化,他們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是一個混合善惡的混沌團體,也因此孕育了諸多的罪惡。而能與之對抗的只能是用法律的正義剛強。

南方雨水充沛,鏡頭似乎像泡在水裡一般,視野整體都很溼漉漉。 沒有什麼溫情,在黑暗裡滋生的罪惡,在正義面前無所遁形,並最終散去。

城鄉二元結構、邊緣人設、暴力與美、光與影。

可以,這很刁亦男!



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