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原為中華故土,大清與其一戰,成乾隆帝在位時唯一的一場敗仗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放眼亞洲多國,歷史上很多是我們的領土或者藩屬,這些國家都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然而藩屬國中,很多都是基於生存才對中原王朝恭敬,大部分時間都在伺機獨立,也有藩屬國直接發兵攻打中原王朝的,當時的越南和緬甸就是其中之一。

此國原為中華故土,大清與其一戰,成乾隆帝在位時唯一的一場敗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將百越部族征服,設立了三郡,分別是桂林、象郡、南海,當時的越南北部屬於象郡。秦末,南海郡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後,在那裡設立了三郡,分別是交趾、九真、日南。在這之後的千年,一直由中國曆朝歷代直轄。直至宋太祖冊封越南丁朝首領丁部領為交趾郡王,越南才從直轄變成藩屬國。

此國原為中華故土,大清與其一戰,成乾隆帝在位時唯一的一場敗仗

▲南越國疆域

後來,蒙古大軍將南宋消滅後,一路打到緬甸,最後將緬甸蒲甘王朝擊敗。這樣,他們大部分領土都被劃歸到中原王朝,剩下的領土則被向中原王朝稱臣的勢力分割。直到明後期國力衰退,處於內憂外患的大明,已無暇顧及藩屬國,緬甸東籲王朝這時宣佈獨立,自成一國,後面還多次入侵大明。

此國原為中華故土,大清與其一戰,成乾隆帝在位時唯一的一場敗仗

在運河上的寺廟,在茵婭湖;撣邦,緬甸

明清交戰的時間裡,緬甸的日子是很瀟灑自在的。直到清軍入關成功後,清廷原有意出兵教訓不安分的緬甸。可惜一生南征北戰的康熙帝,並沒來得及收復緬甸。到了乾隆時期,清軍終於動手了。公元1762年,緬甸發動戰爭,入侵雲南普洱,清軍發起自衛反擊。

乾隆得知消息後,自認謀略蓋世,加上當時國庫充盈,正是收拾緬甸的好時機。乾隆帝便挑選了一批名將,派遣重兵與緬甸開戰。但讓乾隆沒想到的是,緬軍的戰鬥力太強,清軍被打的屁滾尿流。這場對緬之戰,乾隆帝派出了數十位將領,結果一直打到第三任總督明瑞都沒有結束,明瑞最後還戰死。

此國原為中華故土,大清與其一戰,成乾隆帝在位時唯一的一場敗仗

清朝12帝畫像

為挽回大清顏面,乾隆帝派小舅子傅恆出馬,名將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調撥大量精兵上戰場。一邊是正面戰場,另一邊,乾隆帝放下上邦架子,派使臣去聯繫周邊暹羅等屬國一起出兵,然而卻聽到是暹羅國破的消息。戰爭就這樣焦灼著,乾隆帝發現這場戰爭就是一個大泥潭,真贏了也沒有什麼好處,心中生出了放棄的想法。而連著多年戰爭的緬甸早已吃不消,最後緬軍派使者主動前往大清和談。

此國原為中華故土,大清與其一戰,成乾隆帝在位時唯一的一場敗仗

▲滿清八旗盔甲

清緬之戰就這樣自行議和停戰。戰爭結束18年後,緬甸王朝國王孟雲才正式派遣使者入朝覲見。自此,緬甸與中原王朝撇清關係,中原王朝徹底失去了對緬甸的管轄。關於清緬之戰,乾隆帝也承認:“五十多年8樁戰爭,只有徵緬這次沒有真正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