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名錄瀕危物種白眉鴨現身海珠湖

紅色名錄瀕危物種白眉鴨現身海珠湖

■海珠溼地公園內,市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遊園(資料圖)。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

海珠溼地鳥類增至178種

4月9日,記者從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第70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獲悉,4月7日,被列為紅色名錄瀕危物種的白眉鴨在海珠湖出現了,海珠溼地鳥類增加到178種。

■新快報記者 黃聞禹

海珠區9個A級景區7個復業

海珠區文廣旅體局局長李瑞湘介紹,海珠區現有“四上”文旅企業202家,目前,除娛樂場所、影劇院、網吧等公共場所暫緩開放外,其餘文旅體企業多已復工,復工率達95%。

海珠區9個A級景區(4A級旅遊景區1個,3A級旅遊景區8個)已有7個復業。廣州塔3月6日恢復開放室外區域,3月19日恢復室內觀光項目,日均接待量逐步增長;太古倉碼頭和琶醍休閒區作為開放型景區,商家正在陸續復市;大元帥府紀念館、潘鶴雕塑藝術園、鄧世昌紀念館、十香園等博物館從3月18日至24日陸續恢復開放。

為提振文旅消費市場,海珠區將發動景區、酒店等相關文旅企業對醫務工作者等有突出貢獻人群及廣大消費者提供免費優惠或特惠產品服務,並積極推動相關資源納入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文旅消費促進整體活動。目前海珠區保利洲際酒店、香格里拉酒店和南豐朗豪酒店等高端星級酒店均向消費者推出了餐飲等消費優惠套餐;琶醍已有15家餐飲企業發佈了接近5折的促銷優惠政策。

海珠溼地實行預約有序開園

通氣會上,海珠區溼地保護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蔡瑩介紹,因為疫情,海珠溼地從1月25日起閉園至近期的有序開放,溼地生態環境持續變好。4月7日,被列為紅色名錄瀕危物種的白眉鴨在海珠湖出現了,海珠溼地鳥類數量增加到178種。

目前,海珠湖及溼地一二期全面實行預約有序開園,實行線上憑“穗康綠碼”預約入園,將遊客健康監測措施前置,避免了入口處人員聚集。同時,全面推行電子化購票,實現無接觸式入園。每天入園人流量控制在原來的1/3,在重點區域增設安保人員,及時勸阻遊客聚集行為。

據悉,海珠溼地作為廣州市中心的城央溼地,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域優勢,積極開展生態旅遊和文化體驗活動,平均每年開展主題活動近200場,接待遊客近1000萬人次。今年海珠溼地將繼續深化“溼地+”的內涵和體驗,一是“溼地+文化”,舉辦“國際設計嘉年華”“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等大型文化活動;二是“溼地+教育”,在週末及節假日期間不定期推出溼地研學、農耕體驗等自然課堂活動;三是“溼地+公益”,舉行“粵港澳大灣區觀鳥比賽”“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活動”等公益科普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