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我們一起“倒時差”

開學了,我們一起“倒時差”

正寧路社區工作人員積極籌備線上課程

即將面臨開學的中小學生們是不是都做好了開學準備呢?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不少學生並沒有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實際上,就連家長也顯得有些不適應。其實,面對開學,還有不少其他問題也急需一一解決。所以,開學了,家長、學生、學校、社區都要一起開始“倒時差”!

學生:“我有些擔心,害怕起不來!”

“我有些擔心,害怕起不來!我現在每天早上都是8點才起床,我們8∶20上網課,都能來得及。可是我家離學校坐車要半個小時,開學後,我最遲7點就得起床!”四年級的小劉同學最擔心的是自己起不來床。

“我不想戴口罩,有些喘不上氣,媽媽說必須戴,老師開班會也要求我們必須戴口罩,那樣上課太悶了!”四年級的小薛同學在為戴口罩上課的事有些不開心。

家長:也有要克服的難處

“要開學了,我最擔心的是我家孩子起不了床。這幾天我想著趕緊調整過來,可是效果不理想。晚上10點孩子根本不睡覺,又是講故事又是講道理,孩子11點才睡著了。可是早上7點怎麼都叫不醒。等到早上8點,孩子才會迷迷糊糊醒來。老師已經通知下週到校時間是7:50-8:10,這要是開學天天得遲到!”家長朱先生說起這個很鬱悶。

“我們家孩子中午接送問題也讓我很發愁。原來的小飯桌不讓開,我只能先讓我爸天天從安寧區跑到城關區來幫著接一段時間。我看報紙說城關區符合要求的培訓機構可以申請開課,三年級是從4月30日開始,如果小飯桌短期內不會開班,我就只能選擇讓孩子報培訓機構,解決中午接送、吃飯、休息的問題了!”孩子上三年級的一位李姓家長面對開學,也有要克服的難處。

專家:一起“倒時差”很有必要

“不論是家長的難處,還是孩子們面臨的問題,都是現實存在的。面對開學,大家還應該關注一下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亞鳴說。

每次假期結束開學之始,中小學生都會或多或少出現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病態表現,如記憶力減退、厭學、焦慮、上課走神等。

“今年開學後,學生們還可能出現其他心理應激反應,比如說過分擔心被新冠病毒傳染、過度防護、不與他人交流等,這些都需要及時糾正。建議家長和老師要平靜對待,儘快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建立正確的疾病防護觀念,一週左右學生們的生物鐘自然就準了。家長和學生們都不必太擔心!”

同時,李亞鳴老師也提出了家長和孩子應該一起“倒時差”的概念,“開學了,家長還是隨意散漫,很容易讓孩子的作息出現偏差,這些會直接影響孩子健康成長,降低孩子的抵抗力。現在疫情還沒有結束,孩子們保持健康的狀態很重要。學校已經明確提出,開學後孩子們‘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為了孩子們的健康,父母的作息也必須要同步起來,也就是一起‘倒時差’。我建議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從家到學校步行半小時以內的家庭,學生的父母可以分工合作,一人早起半小時,為孩子做以高蛋白食物為主的早餐,另一人和孩子互動聊天,幫助孩子愉快起床,並步行送孩子前往學校,這樣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運動量,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抵抗力。”

社區:陸續開展線上活動

與此同時,記者瞭解到,很多社區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開學後的社區課堂內容。

正寧路社區工作人員張丹楊告訴記者,社區針對疫情的情況,會陸續開展很多線上活動。比如正在籌備的是即將到來的讀書日活動,社區下一步還想要開展網上詩朗誦、繪畫比賽,讓孩子們儘快從超長假期中迴歸課堂。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姝軒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