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近日,区供销社开展了以“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为主题的“固定党日”活动。联社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距张掖城东约30公里的东大山峡谷,走近历史遗迹,探寻曾经创造了张掖水利史上奇迹的红沙窝“红旗渠遗址”。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经过颠簸了许久的东大山公墓区,车子才缓缓驶入山口。一座古刹赫然伫立于峡谷之上,这便是因晋代著名学者郭荷隐居在此而扬名的东山寺。史书记载,魏晋时期,五胡乱华,北方汉族九死一生,名门望族为躲避战乱逃到河西走廊,郭荷就是其中之一。他明究典籍,深通经义,在东山净土不问世事,一心著书立说,后建书院传道授业,是河西文化繁荣昌盛划时代的一位人物。后来,明代诗人郭绅游览东山寺时留下过这样的诗章: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边境名山势插天,二三幽洞几千年。

半山滴翠深秋雨,一壑苍摇薄暮烟。

室有金容仙迹古,门无玉钥藓苔鲜。

鸟声花影皆佳致,留与诗人味百篇。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片土地不仅曾经景色宜人,还盛行读书讲学。前凉政权能在纷乱的世事中较为安定地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儒家名教指导下的治国措施,让河西走廊在狼烟四起的时代,有相对安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也能保有较为丰富的生活、文化环境。

寺内梵音袅袅,有门、有院、有殿,却无僧、无道。正如门口那对楹联:庙内无僧风扫地,寺中少灯月照明。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由东山寺西侧小道徒步进入这座幽深的峡谷,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松柏苍翠,脚下乱石遍布,阻力明显。同志们边走边赞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足一个多时辰,才找到这块“红沙窝村红旗渠”的牌碑,而曾经那条灌溉了无数田地的红旗渠,在悬崖峭壁上开山凿石、越谷架渡,经山腰穿梭,蛇行般引到山下,如今依旧若隐若现的悬挂在绝壁之上,风采不在。这条水渠绝大地段已被碎石杂物淹没了历史的痕迹。有的地段只是从绝壁上挖进去一个槽,人通过时只能面向石壁一寸寸地向前挪动;个别地段是从一块巨石下通过的,通行只能在渠帮上艰难穿过,且沙石松软,脚踩打滑,被踩落的石子便滚落至深渊,荡起一股如烟如云的尘埃,向下望去毛骨悚然。是的,这条引水渠已经废弃很久了,但修建“红旗渠”的精神近半个世纪也没有人忘记。

走进历史感知时代精神 增强活力坚守初心使命——4月份“固定党日”活动之心得

如今,仰望引水渠遗迹那渡槽墩水泥柱上方清晰可辨的五角星图案和“农业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字样,顿时让人明白了它不朽的秘密。全体党员在此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庄严的宣誓响彻山谷。这一刻,峡谷不语,大地低伏,我却仿佛看到了峡谷里满是红旗招展。

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叙述者。通过探访历史遗迹,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切身感受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党支部进一步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切实开展好“固定党日”活动的务实创新之举。大家纷纷感叹中华文明的悠久渊源之余,也从中领悟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永恒的意义,强化了把使命担在肩上,扎实苦干,奋发有为,以饱满的热情开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