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黄帝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在人体内主要起到调畅气机和调节精神情志的作用。因此,肝对情志影响最大,道医讲肝主疏泄,肝气一通,百脉皆通,如果肝气郁结,很多病都跟着来了。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情志不遂

每到春天,总有些人喜欢叹气,这种习惯其实是对健康隐患的暗示。在中医理论中,叹气又叫做“太息”,是一种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的症状。

喜欢叹气,当心五种症状

1.心烦抑郁

喜欢叹气的人,本身心情就不会太好,加上肝郁得不到疏解,人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烦躁,甚至抑郁。


2.失眠多梦

晚上是肝修养的时间,叹气肝郁的人,自然不容易入睡,且易多梦,惊醒,多梦,久而久之就是失眠,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失眠

3.胃口变差

中医说肝气犯脾,心情差的人常常茶不思饭不想,消化和吸收能力也变差,长期下去不仅引起脾胃失调,自身免疫力也随之减弱。


4.气色不足

肝藏血,肝郁的人血液运行也不会顺利,而血液健康又直接影响外在气色,导致人气色差,形容黯淡,甚至还会贫血。


5.困倦乏力

比如上班犯困,上课犯困等等,也是喜欢叹气肝郁的人的标配。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这样困倦乏力,昏昏欲睡,有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叹气肝郁:麻烦通通找上门

所谓“百病皆生于气”,总是叹气,肝郁的人,相对来说也更容易被疾病盯上,例如:浑身胀闷疼痛、颈部咽喉部病变、女性乳房及痛经或月经失调等和消化系统异常(嗳气、腹胀、腹泻)等

肝气郁结不能单靠吃药、手术来解决,最重要是注意调节心情和生活习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肝气不舒主要是巡行在身体两侧的肝胆经运行受阻。


我们可以利用艾灸来疏肝利胆。

1、肝俞穴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肝俞穴

肝俞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此穴能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缓解经期乳房胀痛。


2、行间穴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行间穴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艾灸本穴有清泄肝胆实火,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行间为肝经之荥火穴,除了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功,还有宣肺止咳功效,能有效缓解呃逆,泄泻,咳嗽等症。


3、太冲穴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太冲穴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的健康常常可以从这个穴位表现出来。通过艾灸刺激肝经,有助于疏泄肝气、肝火,缓解胸闷不适,可以治疗肝脏引起的病证。


4、大敦穴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状,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艾灸熏也很好)

以上每穴位灸10~15分钟或以皮肤潮红为度。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2~3个疗程即可。施灸期间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春天叹气易肝气郁结,百病丛生,艾灸四个穴位疏肝理气、调畅情志

艾草泡脚

在做艾灸前可以适当用中药泡脚,可以稳定自我情绪。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保持乐观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适当进行心理疏导。适当配合一些中成药调理,如逍遥丸。

体内糟糕的气没了,身体自然也用不着叹气。肝胆经疏通了,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消除肝脏内的火气,让体内毒素顺利排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