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福”竟然救了康熙皇帝最重要的女人?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也有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天下第一福”竟然救了康熙皇帝最重要的女人?

孝庄皇太后

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天下第一福”的故事。

在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康熙的奶奶孝庄太后马上要过60大寿了。但是哪里知道突然生病,康熙于是召集天下名医,还是不见好转,康熙心里非常着急,也非常生气。

“天下第一福”竟然救了康熙皇帝最重要的女人?

康熙皇帝

要知道如果不是孝庄太后,康熙也就没有今天,想来想去,既然臣民帮不了他,就去求神拜佛,菩萨指点“请福续寿”。于是康熙沐浴斋戒三天,灵光一闪,提写了一个“福”字,再请天下能工巧匠将“福”字刻在青石板上,亲自背着石板到大殿上,并跪在石板上,向老天祈福。七天七夜之后,孝庄太后身体慢慢好转,康熙十分高兴,并把这个福字供在皇宫里,作为镇宫之用。

“天下第一福”竟然救了康熙皇帝最重要的女人?

恭王府福字碑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地在恭王府后花园的假山洞内发现了失踪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其实之所以称为“天下第一福”,还有五个原因:

其一,因御“福”加玺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得以传世的惟一一枚不可倒挂的“福”字,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御“福”加御玺镇福,奇珍无比。

其二,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

“天下第一福”竟然救了康熙皇帝最重要的女人?

其三,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是为无福可受”,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以来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在这福御宝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故而,这福字也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

其四,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该“福”字左部偏旁颇像一个“才”字,隐含“子”字,右部似王羲之所书“寿”字,右上角极似“多”字,右下部又似“田”字,再加上左上角的一点,呈现“多一点”的整体含意,其间包括了“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

其五,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就有鸿福无边、无边之福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