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前日,遼寧大石橋的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隔著窗,也能感到那無聲的靜謐和浪漫……若是放在平日,一定會有很多人出門去享受這美好雪景。然而,如你我所知,這場突來的疫情改變了這段時間所有的慶祝方式,因為此時有太多的人,為了所有人的“平安”在堅守,在奉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點點微光照亮大地。


此時,城市裡的很多人,他們還是會像過去的十幾天一樣,在眾多商業街道、居民小區之間奔波防疫工作,他們從早忙到晚,餓了簡單吃碗泡麵、困了就倚在椅子上眯一會……在群眾心中,他們是鋼鐵戰士、是吃在心中的“定心丸”。然而,他們也是父母、子女、妻子、丈夫……他們就是鎂都大地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志願者們。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他們是第一書記。大石橋市大高坎村第一書記史文文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到:“作為工作在基層第一線的駐村幹部,不僅要積極擔當作為,主動履職盡責,衝鋒在前,勇擔重任。”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史文文始終堅守在“戰疫”一線,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她宣傳防控知識、精心策劃宣傳材料,入戶走訪村民,做到排查工作不漏一戶。並在防控物資極端短缺的情況下,走遍市內十幾家藥店自費搶購了40只口罩、300副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為村裡的防疫工作提供了物資上的保障;其個人更是出錢給勸返點執勤人員購買保溫杯,並先後兩次捐款助力戰疫情……在史文文的帶領下,大高坎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他們是社區工作者。大石橋市鎂都街道紀工委書記金寶富,春節期間因為疫情原因,沒回山東老家和90多歲高齡的父母團聚。大年初一接到街道全員返崗的命令,他第一時間回到單位,並主動提出要到防控疫情第一線去。


每天他一邊例行對10個社區、3個村的防疫工作開展進行督查,一邊是帶領站前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地毯式排查,居家隔離,建立檔案,懸掛條幅,建立勸返點……社區的每一項工作他都時刻關注,一天都沒有休息。


忠孝難兩全。2月4日,金寶富的岳母因重病醫治無效去世。金寶富含淚和家人準備了簡單的喪事,又在最快時間返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大石橋市鋼都街道辦事處紅旗社區書記李默在自身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的情況下,因為突發的疫情,從大年三十到現在連續工作了十餘天沒有休息。她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到單位,最後一個走……


在疫情防控面前,李默沒有絲毫考慮自已,她在眾多市民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她每天敲開一個個緊閉的屋門,確認著每一個居民的信息,排除每一個隱患……面對一些不配合的居民,她總是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工作,告知居民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安撫著居民們的情緒,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此次疫情。


在一次排查中,由於身體不適,心臟疾病突發,她當即將隨身攜帶的藥吃了下去,繼續進行排查工作……


——他們是初心不改的黨員。大石橋市周家鎮張家村79歲的老黨員李玉會,這段時間一直關注全國抗擊疫情的動態,他每天都會步行兩公里到村部,時刻準備接受村兩委安排的任務。


1月28日(大年初四),村兩委召開緊急會議,安排人員在村口對來往車輛、行人進行檢查。79歲的李玉會主動承擔起在檢查站嚴防死守的工作任務,對往來車輛進行登記,並對隨車人員進行體溫監測。按照上級建立四級防控網絡的工作要求,李玉會還自願肩負起村民五組包戶責任人的重任。在他的責任區內,共有村民39戶、115人,是全村戶數和人口最多的一個片區,包戶任務很重。李玉會堅持每天逐戶走訪排查,發放告知書,做防護宣講,還在人員易聚集場所粘貼宣傳材料。李玉會說,“不論這場疫情阻擊戰多艱苦、多繁重。持續多長時間,我都會堅持到底,永不言退!”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他們是奮戰在一線的村醫。49歲的孫永偉是大石橋市石佛鎮石佛村的一名村醫。在這個擁有 2147 名村民的村子裡,他和另外3名村醫已連續20多天忙著防控疫情,守護著全村老少的健康。


這段時間孫永偉每天必做的一件大事,就是給兩名武漢歸來的村民每天監測兩次體溫,時刻關注他們的體溫變化。此外,孫永偉醫生還自費8000多元每天調製三四百斤消毒液,為村裡消毒殺菌;購買口罩及醫用酒精為村裡工作人員免費發放……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我就想實實在在做點事,做好本職工作,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守護好這片養育我的土地!”孫永偉樸實地說。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他們是熱心的鎂都市民。全民戰疫,人人有責。大石橋市民孫桂娟連日來,全家齊上陣,每天為堅守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免費送去愛心盒飯。


孫桂娟全家四口人在市裡經營著一家酒樓。當孫桂娟無意中得知一線防疫人員每餐都是吃方便麵,她就萌生了送餐的想法。“在一線工作的人員,覺得竟吃方便麵,我看到這一點,我家開飯店的,豐和園,我就感覺到,我就想行動起來,為大家做點什麼,做點盒飯,我們免費給他們送。”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孫桂娟每天給一線值守人員送100多份盒飯,她覺得自己特別有幹勁。


物品有價、愛心無價。大石橋市大管家便利店向市衛健局捐贈了100箱礦泉水、100箱方便麵、30箱衛生紙,為抗擊疫情提供物質保障。


恰如大石橋大管家便利店總經理高海豐所說,在這個危難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回饋社會,為社會多奉獻愛心,盡我們的一份力……


——他們是樸實的家鄉父老。在大石橋市高坎鎮鳳凰甸村,有一位小夥子從湖北趕回大石橋過年。為了安全起見,相關部門領導令其居家隔離觀察。育成愛心團隊楊玉成隊長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免費給為鳳凰甸村噴灑消毒液,給村民發放N95口罩。


愛我家鄉,守土有責。楊玉成帶領幾位黨員志願者及骨幹隊員,出動LED屏疫情防控宣傳車和微型麵包車,在營口市區、大石橋市區、蓋州市區、老邊區、高坎鎮等地區進行廣泛的疫情防控流動宣傳,行程達幾百公里;線上每天給40多個微信群轉發國家權威部門有關防控疫情相關知識和信息;並捐贈120個KN95口罩、消毒水2箱、84消毒液50瓶、醫用手套5副、大草簾子8個用於路口消毒,還在2個勸返路口用LED屏宣傳車,滾動播放國家權威部門發佈的防控疫情相關知識。


元宵節前夕,桂華愛心團隊志願者們也紛紛慷慨解囊,為抗擊疫情一線上的工作人員送去了160箱共3200袋湯圓。此外,桂華愛心團隊還來到了赴武漢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趙婷婷家中,為其家人送去魚、蝦、牛肉、湯圓等價值千元的慰問品和5000元慰問金。


大石橋市棄管小區是防控疫情的重點和難點。志願者們就加入到棄管小區管控工作中守護居民健康安全。每天早7點,蟠龍救援隊、紅盾應急救援隊的80餘名志願者們準時上崗,他們不畏嚴寒,放棄休息時間,堅守在各個棄管小區門前,守護著群眾健康安全。


在蟠龍救援隊李海仁和張麗平是一對“夫妻檔”志願者。最近十幾天,每天都守護在紅衛小區的封閉出入口。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他們的女兒李雪將8歲的孩子託付給祖母照看,也一起陪同父母站在飄揚的志願者隊旗下,“夫妻檔”上又增添了一抹“女兒紅”,一家三口齊戰疫,成為鎂都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他們是各行業青年人。為系統地發揮各鎮街、各行業系統團員青年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鋒作用,團市委在各鎮街和重點領域組建青年突擊隊,截至2月15日,全市共組建青年突擊隊19支。


防控疫情,你我聯手;美麗家園,共同守護。團市委機關青年突擊隊常態化進入包扶的金橋街道辦事處鐵西社區工作,承擔起入戶排查、信息登記、電話詢訪、卡點布控各項工作任務,並向社區捐贈了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公安局青年突擊隊由全力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聯防聯控、疫情排查等工作;中心醫院青年突擊隊奮戰在醫院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等疫情一線;交通運輸局青年突擊隊全員上崗,均在一線各卡點布控,承擔起檢查來市車輛、人員篩查工作等;融媒體中心青年突擊隊在疫情防控期間始終堅持在一線實時報導,在風雪中採訪一線工作情況,讓全市人民及時瞭解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動態。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她們是巾幗志願者。自大石橋市委宣傳部、大石橋市融媒體中心開設專欄“你守護防線,我守護你”的鎂都溫暖行動以來,各鄉鎮、社會的“巾幗志願者”也紛紛獻出愛心,為戰“疫”奉獻。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中心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範麗傑被臨時抽調到發熱門診,擔任護士長,每天帶領科室6名女護士開展發熱患者排查、護理工作。田馥是這些護士中的一員,自己本身有貧血的症狀,在這次疫情防控戰役中,她卻不顧身體的虛弱,主動請纓加入到發熱門診。每次當班,田馥都要穿上隔離服,認真做好防護工作,接受每一次“挑戰”。


在基層防疫防控一線,湯池鎮祝家溝村支部書記盧偉在丈夫離世、獨自照顧公爹和兩個兒子的家庭重擔下,依然駐守在防疫防控工作第一線,每天挨家挨戶開展排查記錄,發放防護物資,為村民宣講防控知識;湯池鎮社會事務辦黨員李波負責湯池鎮武漢和其它地區地區返鄉人員的信息統計工作。製作表格、文件整理、信息統計、熬夜加班,成了李波的工作常態……


戰疫情、舍小家為大家,在大石橋市這樣的巾幗志願者數不勝數。金橋街道東窯村80多歲的阿姨給執勤“卡點”送去熱豆漿;水源鎮的王國壽給勸返點的同志們送去熱乎乎的餃子、大村村80多歲大姨李豔秋頂著風雪為勸返點值班人員送茶雞蛋;永安鎮、虎莊鎮的巾幗志願者們在檢疫站積極配合除雪……在疫情防控中,隨處可見“巾幗志願者”的身影,她們以獨有的細心和溫暖,傳遞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以不輸鬚眉的堅韌毅力和責任擔當,扛起的疫情防控的“半邊天”。


在大石橋市還有許許多多的戰“疫”志願者……每名志願者,都是點點星火。他們曾見證早晨第一縷晨光,也曾堅守在黑夜的寒風中為大家照亮前路……


全民戰“疫”燃星火一一營口大石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紀實


他們通過建立起疫情聯防聯控宣傳工作志願服務微信群,對接小區業主和農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科學防護知識;他們向群眾免費發放醫用外科口罩、發放84消毒液;他們參與營口飛機場消毒工作,到高速收費站給一線工作人員送早餐、送溫暖;他們參加街道消殺工作,到消毒液廠開展志願服務;他們幫助貧困殘疾人銷售雞蛋;他們走進防控點開展送溫暖……他們把城市保護的很好,他們是每個關心疫情的你我他。


疫情還在蔓延。這些天每每翻開朋友圈,圈裡都在轉發疫情相關的信息,看到那麼多普通人的默默值守和奉獻的故事……他們平凡,匆匆來,匆匆去,也許從沒想過去當什麼英雄,但偶爾也會發出星星般的光芒。在這片陰霾下,他們是努力發光的個體,哪怕只曾在黑暗中貢獻過最微弱的熱……


他們必將攜手萬千大眾,一同見證“春天”的來臨。(張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