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1940年,德軍佔領法國後,迅速採取軟硬兼施手段對英國發動進攻,這場戰鬥整整打了一年,直到德軍閃擊蘇聯才結束。由於此戰全部以兩國的空軍作戰為主,史稱不列顛之戰,也叫英倫之戰。那麼,才上任不久的丘吉爾是如何率領皇家空軍應對德軍4個階段打擊的呢?英軍又是如何取得最終勝利的呢?

首先,不列顛之戰,德軍有目標沒計劃,英軍早有防備

翻開二戰的歷史,德國對英國的作戰一直像是做秀。先是在英法綏靖政策幫助下,德國拉攏英法不成遂與蘇聯瓜分波蘭,導致英法宣戰。把英軍攆到敦刻爾克後,德軍統帥部又突然命令古德里安不要再追了,放了34萬英軍一條生路。就算是派隆美爾到北非解救意軍,也是做做樣子,只不過隆美爾把沙漠當舞臺打出了一片天地。

其實,丘吉爾從一上臺就看出了德國的想法,他不僅舉全國之力將敦刻爾克英軍解救回來,也看出了德國想與他講和的企圖。當法國準備投降的時候,英國戰時內閣就做出了應對德軍空戰的準備,專門組建了防空司令部,加大了飛機制造數量,由每月生產700架迅速增加到1600架。而丘吉爾更是從敦刻爾克撤退過程中,發現了德軍裝甲打擊力量渡海作戰的不利因素,只要佔據英吉利海峽空中優勢,德軍想在英國發起閃擊戰就是一句空話。

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而德國也確實像丘吉爾想的那樣,法國戰役還沒結束,德國代表就來倫敦接洽,碰了一鼻子灰後,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對打擊英國卻拿不出一個好的辦法。由於元首過份信任戈林,最終打擊英國的方案由海軍和空軍聯合提出,陸軍總參謀部來制訂,再由戈林的空軍付諸實施。

實際上,戈林對海獅計劃根本不放在眼裡,他狂妄的宣佈,單憑德國空軍就能打敗英倫三島。因此,德軍進攻英國的作戰計劃,從一開始就是個糊塗賬,從而導致德軍的進攻反覆無常,為英軍反擊創造了條件。

其次,戈林錯誤估計英軍實力,丘吉爾以少勝多不丟制空權

戈林打擊英國時,英軍的空戰實力非常弱小,一方面張伯倫時期並不注重空軍的發展,加上法國戰役和北非戰役損失較大,遠在海外的殖民地駐軍又需要支援,在本土的防空力量才啟動不久,丘吉爾甚至找個有作戰經驗的飛行員都沒有。所有空軍力量加起來不過3000多人,到8月初能上天作戰的戰鬥機只有700架,轟炸機只有500架。

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為了應對德國空軍的強攻,英國皇家空軍在道丁上將指揮下,想了很多辦法。他們不僅將電子戰情報戰和宣傳戰全部派上用場,還挑選了一批英勇的戰鬥機駕駛員以一當十,由於英軍事先掌握有先進的雷達等預警機制,從而使英軍不需要派出過多的飛機上天巡邏,不僅可以安排飛行員輪流升空作戰,造成英軍飛機很多的假象,還能使飛行員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英軍的做法很好的欺騙了德軍,戈林看空中作戰效果不佳,就改為打擊地面機場和飛機制造廠,一度給英軍造成很大的困難,戰損數明顯大於建造數量。可是,也不知道戈林從哪裡得來的情報,說德軍晚上的空戰效果不好,投彈不準,德軍便在白天出擊,這又讓英軍的雷達更加發揮了作用,德軍的飛機不是被地面炮火擊落,就是被早就升空等待的英軍作戰飛機打下。

由於戈林不斷地調整打擊目標,致使英軍的補給死而復生,在德軍的頻繁打擊下,英國皇家空軍不僅損失較小,還在作戰中鍛鍊了一批年輕飛行員,成為了二戰中打擊德軍的主要空戰力量。

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正因為英軍飛行員的出色表現,以他們精湛的技術和過硬的戰鬥意志,英軍贏得了空戰的勝利。丘吉爾在演講中稱讚他們是“人類戰爭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從這麼少的人那裡得到這麼多!

再次,德軍著急越打越慌,英軍堅決抵抗民心所向

不列顛之戰,按作戰順序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第一階段英倫海峽空戰;第二階段德軍對英軍地面軍事設施的打擊;第三階段德軍空襲倫敦;第四階段德軍對英國重要城市的空襲。實際上,在第一階段之前還應該有一個和談的部分。

戰後,有些學者認為,德軍如果不頻繁地調整打擊目標,英倫之戰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模式。這話有一定道理。那麼,德軍為什麼要頻繁調整打擊目標呢?這與德軍著急結束戰鬥有關。

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第一,英國民意測驗,80%民眾支持與德國打持久戰。戰鬥打響前,德國曾經通過各種手段威脅利誘,要西班牙弗朗哥集團、法國維希政府等孤立英國,從而在外交上拿到話語權。但是,與張伯倫時期不同,丘吉爾上臺後,民眾對他的堅決抵抗態度表現出了強烈的支持,這讓德國好不舒服,本想談和,最多談和不成打成談和,可最後卻成了膠著狀態,這與德軍儘早解決英倫問題的初衷是相悖的,所以,德軍想通過打擊英國的經濟命脈來早點結束戰事。

第二,解決英倫三島問題不是德國核心所求,進攻蘇聯才是重中之重。德國發動二戰,最終目標還是蘇聯然後佔領整個歐洲。進攻英國的目的,德國最初的想法是迫其像法國一樣屈服,沒想到遇到了丘吉爾這個硬茬,既然佔據不了空中優勢,登陸英倫三島就是句空話。所以,德軍越想奪取制空權,越就拿不到,最後又想通過打擊地面目標斷英軍後路,結果同樣遭到了失敗。

第三,空戰不贏,打擊城市民生,希望瓦解英軍鬥志。

德國空襲倫敦來源於丘吉爾對柏林的突襲,由於皇家空軍突然對柏林的遠程打擊,促使德軍迅速改變部署,不僅挽救了英軍的地面軍事設施,還改變了整個空戰局面,這是德軍走的一招臭棋。

不列顛之戰,丘吉爾為何能頂住德軍4個階段的進攻,以不變應萬變

而德軍在空襲倫敦遭到地面炮火和空中阻擊後,又迅速改變打法,對考文垂、利物浦、伯明瀚、南安普敦4城的轟炸就顯得太沒水準了。尤其是對考文垂的“月光奏鳴曲行動”,丘吉爾為了保全超級密碼機的秘密,寧可犧牲一座城市,體現了英國人民為此付出的艱苦努力和為盟軍作出的巨大貢獻。從這點看,德軍的空襲仍然是失敗的。

總結:不列顛之戰,看似英軍不夠強大,卻表現出了堅強的反擊意志和決心。而德國在這場戰役的失利,不僅在於計劃和目標的盲目性,還在於對英國的情報掌握不準上。尤其是在依靠科技支撐的空戰上面,丘吉爾一直掌握著戰場主動權,對德軍來說,僅靠以強欺弱是遠遠不夠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倫敦上空的鷹》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