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這是一個跨越了萬里、相隔了百年的歷史故事,這是一段壓縮了時間空間、凝聚了感恩情懷的真實新聞。歷來淳厚質樸的中國人,用特有的善良回報善良,用力所能及的力量表達感恩,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局面下,讓那些詆譭我們的流言不攻自破,讓那些甩鍋和索賠貽笑大方。

新聞從近期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做客央視新聞新媒體《共同戰“疫”》節目開始,吳大使談到一個事例:昔日在南京大屠殺中保護中國人的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急需一批中國的抗疫藥品—法維拉韋片,大使館隨即與工信部聯繫,很快找到生產這種藥品的企業——浙江省海正藥業。海正藥業收到消息後,自行把捐贈量增加到40盒,並在第一時間將法維拉韋片送到托馬斯·拉貝手中。延續了一段中德兩國民間友好交往的歷史,彰顯了中國人有恩必報、有難共當的民族情懷。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故事從抗日戰爭說起。1937年,侵華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德國人約翰·拉貝作為德國西門子公司駐中國的總經理,不願意拋棄自己的中國僱員,召集了幾位正直的國際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區。隨著戰爭升級,日軍在南京城內燒殺淫掠,安全區內陸續湧進來20多萬名中國人尋求庇護。善良的拉貝將自己的房子空出來給更多難民居住。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而且,他利用自己是納粹黨員的身份,穿上德軍軍裝、帶上納粹袖標整日整夜巡邏在安全區內外周圍,穿梭在獸性大發的日軍隊列,頂著冷槍冷炮和生命危險,不遺餘力的救下被日軍抓走、強暴、槍斃的中國人,用一己之力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不僅如此,他寫下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近年來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隨著拉貝拯救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日軍報告政府,向德國政府提出了抗議。德國納粹政府考慮到兩國同盟的關係,下令召回了拉貝。1938年2月,拉貝乘船返回德國,由於發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演講,拉貝受到了德國當局的威脅。失去工作的拉貝,只能靠變賣家當為生。到了最後,一家人只能夠靠喝湯度日,到了餓死的邊緣。

拉貝的處境傳到了中國,那些曾經被拉貝救助過的人們,紛紛慷慨解囊,竭盡全力回報。他們集體募捐了1億元,換成2千美元寄到德國,還節衣縮食買來奶粉、香腸等食品,通過各種渠道送到拉貝手中。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說,這2000美元在戰後的柏林是一筆鉅款,由於生活物資短缺,援助來的食品更讓拉貝一家絕處逢生。這段家族的故事由拉貝講給自己的兒子,兒子又講給孫子,一代一代傳了下來。眼下德國疫情非常嚴重,已經有11萬人感染,2500多人死亡。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在政府救援不力、物資四處告急的絕境中,最先想到的是曾經在最艱難歲月幫助過自己家的中國人,“相信中國人民一定會幫助我們。”於是聯繫了中國大使,順利收到了緊急抗疫物資。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

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力量正轉化為一個大國崛起的感召力、影響力、生產力。中國人骨子裡面存在的善良、淳樸、實在、感恩、正直、責任、擔當……,正在書寫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篇章。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中國人不是中山狼,但也絕不當東郭先生。幫助過我們的國家、民族和個人,只要中華文明記憶還在,就絕不會忘記知恩圖報。意大利、巴基斯坦、塞爾維亞、以色列……不要著急,我們會不遺餘力、與子同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不要慌張,甩鍋和無理索賠不會降低疫情對你們的破壞,指望中國人施以援手,請多讀一讀中國傳統經典《東郭先生》,真正明白自作自受、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正義和善良永遠不會缺席,是非和曲直遲早會大白天下。即使在疫情肆虐期間,即使我們自身還並不寬裕。願善良和真情保護多災多難的民族,讓苦難趕快過去,讓陽光普照大地。

疫情無國界,萬里尚為鄰,“中國式報恩”感動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