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在身邊,垃圾分類為成都“減負”

環保在身邊,垃圾分類為成都“減負”

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他勉勵大家把這項工作抓實辦好。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置”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是今年中國要乾的80件大事之一。

环保在身边,垃圾分类为成都“减负”

成都是國家確定的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為有力推進垃圾分類的開展,成都堅持不懈地做著努力。垃圾分類作為綠色發展的必要一環,正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中公共底板下實現生態、生活、生產融合的其中一個維度。即日起,本報記者將深入採訪成都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方面面,多角度展現成都攻堅克難的創新之舉,推廣垃圾分類中可複製的經驗,營造成都市民參與的良好氛圍,以垃圾分類引領生活新時尚。

“垃圾分類變得如此智能,為我們的綠色生活帶來更多便捷。”成都市民楊玲所居住的小區,在今年初配置了垃圾分類投放智能箱之後,她的家裡原來堆放可回收物的地方騰空出來。

每到早上或者傍晚,提上分好類的垃圾扔到分類垃圾箱內,這成為成都216萬戶居民的生活日常。生活垃圾分類漸成綠色生活的一種新時尚。

垃圾分類看似小事,實則關乎生態文明建設大局。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總書記還曾強調,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成都如何抓實辦好這件“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牢記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我省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加快推進美麗四川建設的要求,成都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著力完善頂層設計,系統謀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四個系統,基本建立了市、區(市)縣、鄉鎮(街道)三級監督檢查機制,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逐步常態化。截至2018年底,全市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居民累計達216萬戶。

到2020年,成都將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法規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設施體系和工作體系,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面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

环保在身边,垃圾分类为成都“减负”

從“隨手扔”到“隨手分”

智能回收為垃圾分類增速

上午8點40分,青羊區金沙雲庭小區的垃圾箱前,遊淑蘭提著貼好二維碼的可回收物品,掃描一下可回收箱體上的發光處,一個灰色箱門就打開了“窗戶”。她立即將早上收好的紙箱、礦泉水瓶放進“大肚筒”裡,再挪到左邊,打開另一扇“窗戶”,把另一隻手上的餐廚垃圾放到另一個垃圾桶。而她的手機上,馬上就會出現積分更新提示。

同樣的場景,在高新區文韻苑等眾多小區也都一樣。不同的是,這套設備更加智能,打開APP掃描二維碼,選擇投放種類即可開箱投放,投放後屏幕上會顯示計重、積分、兌換現金,同時,還可以追溯你所投放的垃圾都到了哪裡。

當垃圾分類遇上了“互聯網+”,二維碼這個互聯網符號將垃圾分類變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折射出成都在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上的重要路徑,探索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回收的新模式,夯實設施、設備等要素保障,培育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步一步描摹出生活垃圾分類人人參與、人人動手的共建共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圖景。近年來,成都通過“實名註冊、二維碼掃描、積分兌換”等技術手段,在垃圾分類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

“以前,我們小區有些人隨手扔,現在掃二維碼就可以分類,很方便。”遊淑蘭很熱心,經常在與鄰居聊天中,潛移默化地介紹起垃圾分類的知識。她告訴記者,智能的方式更容易讓年輕人參與進來。物管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減少了100多袋垃圾,減量一半左右。”如今,小區的分類參與率達到90%。

這個小區只是成都幾千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其中一個。成都正在加大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鎮建設力度。在去年建設35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道(鄉鎮)的基礎上,今年將建設52個示範街道(鄉鎮),大力開展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項目,開啟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2.0時代。同時,促進垃圾分類與社區居民自治的深度融合,從美化改善居民環境切入,動員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環保項目,引導居民參與討論和解決更多的生活議題,有效激發社區居民共享共治的熱情。

小手牽大手

教育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

去年9月,在江蘇衛視播出的《我們正年輕》紀錄片中,早上,川師附小的小學生揹著書包,手拎一紮扎廢紙板來上學,童真的臉龐飽含自豪,他們麻利地壓扁塑料瓶、捆紮硬紙板,金屬裝進自帶二維碼的白色大袋,抬到學校可回收垃圾中轉站,等待環保公司的叔叔把垃圾裝車運走。

“衛生紙不能回收,因為它是水溶性的,瓦楞紙是可以回收的,飲料瓶要清洗,瓶蓋和瓶身要分開來,最好能撕下標籤……”五年級的敬臣苛已經升級成“環保達人”。他的熱情還影響了媽媽,“我拆完快遞盒子、飲用水喝完後會自覺把塑料瓶踩扁,裝進一個預先準備好的袋子裡。”

小手牽大手,教育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這是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教育的初衷。在成都的中小學中,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活動更是遍地開花。龍泉驛區洪安小學裡,有一個“環保銀行”的房屋是該校垃圾分類的主陣地,“學生唱主角,垃圾分類成了全校師生的共識,學生還帶動了家長、周邊社區居民參與。”該校德育老師何小燕說。

2016年,成都印發《成都市學校(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開展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並編印了《成都市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簡明指引(暫行)》,探索從學校教育入手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推廣工作的方式方法,從娃娃抓起。去年,我市編制了《成都市學校(中小學、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供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使用,將中小學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完成情況納入“成都市教育工作目標考核”內容。

多形式、多角度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這在成都的中小學校也更加普及。在成都,學校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與學校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環保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突出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與實踐的內容,鼓勵學生參加“綠色地球”等環保組織的垃圾分類宣傳志願活動,支持中小學以垃圾分類等熱點問題,提出宣傳、調查、科研等可實施的方案。通過“小手牽大手”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實踐活動,教育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區。

破解“前分後混”難題

配備分類運輸車輛1462輛

“如果我們前端分了類,後端運輸、末端處置是不是也分了類呢?”成都實施垃圾分類近10年,這是很多人都會提出的疑問。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大多數小區都配備了一名督導員,專門監督“前分後混”的情況。

不僅如此,在2018年的35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鎮的小區裡,還配備了一名引導員、收運員和志願者。目前,成都組建了一支包含140餘名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員、2500餘名督導員、4200餘名收運員和300餘名生活垃圾分類志願者隊伍。

在金沙雲庭,可回收垃圾的收運時間是早上6點到7點,晚上11點到12點。記者瞭解到,在這些示範街鎮的小區(院落)還試點定時、定點、定人、定類“四定”制度,專人專車定時定點回收已經成為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標準。這些運輸分好類的生活垃圾的專用車輛,都貼上統一的標識標誌。全市噴塗(粘貼)生活垃圾分類運輸標誌的車輛共計1462輛,其中:其他垃圾運輸車1213輛,餐廚垃圾運輸車166輛,有害垃圾運輸車31輛,可回收物運輸車52輛。全市建立了一支有4200多人的專兼職分類收運員隊伍。

為破解“前分後混”的問題,我市統一了運輸車輛標誌,按分類要求逐步改造現有車輛,配備再生資源和有害垃圾運輸車輛,推廣車載桶裝、密閉直運的餐廚垃圾運輸系統;同時,統籌安排分類運輸路線、時段和作業形式,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相匹配和銜接的分類收運系統;明確政府、環衛企業、物業管理、再生資源企業等單位在收運環節中的責任,“分類收運做不好,還存在‘前分後混’問題,就直接追究責任人。”

同時,還將採取安裝GPS、運用數字城管、推廣車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對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作業信息、行駛軌跡進行實時監控,採取聯合執法、專項整治等多種方式,強化生活垃圾流向監管,持續實施“前分後混”專項治理,嚴格執法查處、糾正“混裝混運”“拋冒滴漏”行為。“至2019年底,各區(市)縣初步形成餐廚垃圾前端減量,居民大件垃圾、農貿市場易腐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獨立收集處置格局。”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個小學的垃圾分類之路:

變廢舊物品為寶 獲多項科技專利

廢舊沙發泡沫做成新型環保垃圾填埋場模型,廢舊衣物上的拉鍊做成耳機線的護體,廢棄洗髮水瓶蓋再利用為小花科學澆水,用廢棄礦泉水瓶自制榨汁機……這是昨日記者在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的活動現場見到的場景。在活動現場,小學生們還穿著廢報紙、廢棄塑料袋做成的衣服在舞臺上走起秀來,臉上露出自豪感。

記者瞭解到,在武侯區桐梓林小學,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專門利用廢舊物品做一些小發明,在成都市、四川省多次獲得科技專利獎項。“普通的垃圾桶,什麼垃圾都扔,這個垃圾桶分成3個隔離空間,從源頭上形成分類習慣,彌補垃圾混裝的缺陷。”桐梓林小學的小小講解員介紹。

新型垃圾填埋場的模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泡沫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能降解,能再利用當然最好。”像這樣用廢舊物品做成的小小發明,活動現場展示了20多個,全都是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做成的。“我們每年的三月是學校的科技環保節,我們倡導學生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創造發明,服務我們的生活。”桐梓林小學科學課老師蘇光輝說。

記者瞭解到,桐梓林小學通過校園電視臺、集體早會等形式,全校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還組建“垃圾分類”骨幹培訓班,講授學校自己創編的垃圾分類校本課程,以興趣班形式為班級培養核心環保骨幹,並以此帶動全班同學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

今年,該校還將在每月設立無垃圾日,以此來培養孩子們不亂丟垃圾的習慣,減少垃圾的產生;號召全校學生將家庭裡零散的廢棄紙盒和飲料瓶定期帶到學校來,集中回收,為班級贏取圖書基金;將學校垃圾分類活動的成果,定期在社區進行展示宣傳,提高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