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过年了,我又想“打架”了

年,早已经不是小时候的年了,它现在只是一个长假期,一个跟我们每年过生日一样的习惯。

而儿时,过年期间经历的一些事情,却早已深深印在了脑海。有时,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以勾起全部回忆。

01除夕夜必备节目——吵架

从我记事起,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去姥爷家,都会看到舅舅和舅妈吵架的场景,从没有一年会拉下。它就像设定好的法条,不管这一年中间两个人过得多恩爱,亦或者有偶尔的小争吵,但一到除夕夜,这场大爆炸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

而真要说他们之间有多大仇恨,非要在大过年的吵架吗?又似乎不是。看的次数多了,我也大概明白了,无非是舅妈嫌弃舅舅懒,什么事情都拖到最后;而舅舅嫌弃舅妈什么事情都等着他来做,到了除夕夜还一大堆破事:别人家都吃完饺子,开始看春晚了,自己家还在忙活着下称——前两三天就该做完的事情,而第二天早上的饺子也还没着落。

辞旧迎新,除夕夜回娘家去看望老人是当地的习俗。就算不吃饭,只是过去坐上片刻,也算是给老人送去这一年最后的关心和祝福。

信奉“家和万事兴”的姥爷独自生活多年,明知道大过年吵架不是光彩的事情,但在家务上确实也不帮不上忙。最后,帮着舅舅家干活的事情,自然而然落在了前来看望姥爷的我妈和姨妈身上。

年复一年,情节几乎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模一样。直到20年前,舅舅家因为一些原因搬到了其他地方。这场大戏,终于在姥爷家结束了。

然而,在另外一个地方,这处戏却刚刚开头。孩子们大了,舅舅舅妈也老了,我们曾天真的以为他们不会吵了,毕竟孩子们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真的没有,他们每年还会执着地争吵,只是吵架的起因跟之前略有不同。

02

从小到大,关于他们吵架这个事情一直困扰着我,这是为什么啊。每年都要过年,今年没做好,明年咱们什么都早点准备不就完了,至于每年除夕夜吵架吗?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2年前,我突然明白了,舅舅舅妈的吵架,其实是一种依赖,对于两个姐姐的依赖。也许,一开始他们不这么想,但第一次姐姐们解决完问题启发了他们的依赖性。可别人家都有自家的事情,他们总不好意思每一年都开口求人,而这争吵就是请求帮助的最好的方法。

之所以明白想明白这件事情,不是我顿悟了。而是,2年前的春节,我自己的经历让我大彻大悟。

腊月三十早上,看着一堆的事情没做,窗户和家具没擦,盘子碟子没洗,对联没贴,早上想包的团圆包因为面没发起来要推迟到上午来蒸,下午还有两顿饺子连肉馅都没剁好,那可是四个大人要吃的两顿饭的量。。。

我有点小郁闷,按说回家这三天也没有闲着,事情咋还是这么多呢。但是没办法,事情总不能拖到大年初一去做吧。我就赶紧安排老公做一些事情,顺带一些简单的事情让他拉着他爸和他弟弟一起做。

一上午大家各自忙碌,可是到了下午三点多,肉馅还是差一点,贴对联的人还在煮浆糊。我的怒火有点上来了,可我没时间来发泄,我也只能忍着。到了下午六点,邻居家都吃完饭开始放鞭炮了,我们家还没开始煮饺子。

我本不是什么干活能手,可看着他们,我是气不打一处来。当时,我突然想起来舅舅和舅妈,然后又想起来,如果不是远嫁,现在的我大吵一架,姐姐们就帮我把事情做了,这该多好。

就是这一想,没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我想明白了,我这是典型的依赖心理,我是完全学会了舅舅那出神入化的依赖心理。

03

自从有了女儿之后,老公彻底变成了一个女儿奴,对孩子照顾的比我都细心。大多时候,我只需要把孩子脏衣服扔进盆子,老公不管加班回来多晚了,都会给孩子洗干净;孩子饮食上,也是很精细,变着花样给孩子做辅食。

有一天聊起了远嫁的侄女现在的生活状态,老公说以后绝对不让孩子远嫁,要不到时候受了委屈,自己都不知道,更别说帮她了。我不知道是委屈,还是吃醋,就觉得心里酸酸的,眼泪也就跟着下来了。我也是远嫁的人啊。

虽然说还在省内,可也隔着五百多公里呢;虽说是逢年过节才回他们老家,可终是没婆婆了,自己还是要多做一些。只是希望,老公也能理解我远嫁的不容易。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不容易,我从内心深处不希望女儿以后远嫁,不想等她在过年的时候遇到难处了,独生子女的她不知所措。但我也很清楚,儿大不由娘,孩子要去哪里,岂能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最多给孩子一些建议和引导,但更多的还是尊重她的意见。如果是这样子,我只能祈祷她找到一个理解她的人。

我知道自己吃亏吃在,家人小时候什么都不让做,然后突然有一天自己开始过日子的时候后,家务活做得不好,才会有依赖心理。所以,以后孩子我会让她从小学着做家务,会与不会和做与不做是两个概念。会了,不求助别人;做了,不为难自己,一切全凭她个人喜欢。

要过年了,我又想舅舅了,我又想“打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