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公司防疫用品出口資質被叫停的警示

兩家公司防疫用品出口資質被叫停的警示

兩家公司出口防疫用品質量不過關被叫停

近日,有兩家從事防疫用品出口的外貿公司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因為其出口的防疫用品質量不合格,被商務部通報停止防疫用品出口。

從商務部發布的有關通告得知,該兩家公司因產品質量問題被外方退貨,擾亂防疫用品出口秩序,嚴重影響國家形象,因此被停止防疫用品出口(見下圖)。一句話,質量不過關,後果很嚴重,不但擾亂了國家出口秩序,更嚴重的還在於:影響了國家形象。

兩家公司防疫用品出口資質被叫停的警示

商務部關於停止兩家公司出口資質的通報

如果非要給這兩家公司寫一句評語的話,那就只能用兩個字:活該!如果出口的防疫用品涉嫌假冒偽劣、且造成不良後果達到一定程度的話,還有可能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情節嚴重的,更還有可能構成犯罪。對於外貿公司而言,能夠獲得對外出口資格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理應珍惜這條生財之道,決計不幹違法犯罪之事;但遺憾的是,總有那麼一小撮烏合之眾利慾薰心,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偏要去走歪門邪道,最終害人害己。

據報道,3月31日以來,海關在貿易、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等渠道,共查獲非清單企業生產或無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的醫療物資1120.5萬件,包含口罩、防護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紅外測溫儀等各類防疫用品。這些被查處的外貿商品,要麼摻雜摻假、要麼以假充真、要麼以次充好,幸虧這些不合格用品被海關查處,沒到國外買家手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試想想,如果其奸計得逞、出口成功,那些假冒偽劣的防疫用品不但會害人性命,更會招來國際社會的一片唾罵,還為某些西方勢力抹黑中國打開了方便之門。

兩家公司防疫用品出口資質被叫停的警示

企業必須具有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

眾所周知,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許多國家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指望進口的防疫用品來救人性命。這也為國內防疫用品出口提供了大好的發展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絕大多數企業抓住機遇、擴大生產、依法經營,對國外出口優質可靠的防疫用品,既為自己賺取了利潤,也為國家賺取了外匯,更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形象。但反之,那些妄圖發“黑心財”的極少數無良企業,幹出些不守法紀、不顧大局的噁心勾當,自以為聰明地找到了“生財之道”,卻未曾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其實是眼光短淺、鼠目寸光。

從法律角度來講,根據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規定,對於出口醫療物資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海關責令停止出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50%以上3倍以下罰款。所以,這兩家公司防疫用品出口資質被叫停,對廣大外貿企業具有充分的警示意義。做生意,依法經營、注重質量才是王道;有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才能長遠發展,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