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对联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对联中,其实还蕴含着很多智慧,细细品味,好玩又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古代的对联不仅仅是可以欣赏文字,关键是背后还有非常有趣的故事。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唐伯虎曾出过一副绝妙的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据说500年内没有人可以对出。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得这一幅对联更有意思,它是用三国中的张飞和关羽两个人名来出上联。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别看这幅上联简单,只有寥寥十一个字,但却是意境深远。仔细品读一下,便可知道这是一个谐音联,也是一个会意联。

“鸟在笼中”的“笼中”,其谐音对应的则是“隆中”,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出山时便居住在隆中这个地方。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上联里还包含了两个三国人物,要想对出绝佳下联是实属不易的。不仅要做到意境结合,而且还得包含历史人物的名字。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也有许多网友给出了自己的下联:

人若向佛,守八戒方能悟空

雪压松上,叹武松无法柴进

龙困海底,恼吕蒙非是陆逊

人在山蜀,亏卧龙早入水镜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这其中最经典,也是最精妙的就是

最后一个。

有诸葛亮有司马徽,不仅同为三国时期的智者存在,更重要的是整句话展现的是同一个意境,前后衔接的非常完美,刚好与上联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至于这个下联的前半句“人在山蜀”,指的就是在成都称帝的刘备,因此,这一下联的含义可理解为:刘备之所以可以取得在成都开国立业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当初水镜先生的推荐,才有了诸葛亮的全力辅助。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乾隆皇帝也是对对联的一把好手。

乾隆爷当时与纪晓岚一起游山玩水时对答的对联就相当的精妙。乾隆帝的上联是:“山石岩下古木枯”,纪晓岚的下联是:“白水泉边女子好”

,如此拆字联只能用经典来形容了。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还有一次在科考过后,乾隆曾钦点王杰为状元,当时有很多举人不服气,认为他才情平平,如何能中状元。

特别是其中山东籍的举人,他们认为他们孔孟圣人故乡出来的人,于是就联合出了一上联:

“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而陕西出身的王杰也并非等闲之辈,他略一思考,便给出了下联:“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下联意为周文王与周武王都是山西人,而先前秦始皇的都城就是在陕西,你山东有圣人孔子、孟子,而我陕西向来都是出帝王的地方,二者并不可相提并论

,当真是绝妙啊。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千百年来,从王侯将相到民间佳话,从文人墨客到才子佳人,或多或少都和对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中华对联精粹》这本书中涵盖了所有传统的对联,是中国古代经典的通俗化读本。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中华传统经典精粹》一部中国古代经典的通俗化读本

,精选《大学》、《论语》、《中庸》、《老子》、《庄子》、《商君书》、《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传统经典进行精粹

并结合社会现实,加以注释、译文和点评,赋予了这些经典以新的时代内涵,为大众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养的宝贵精神食粮。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对联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智慧,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千古绝对!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下联让人拍案叫绝

一本才39元钱,只要一张电影票的价钱,就能让您感受古典文学的乐趣,让您的孩子爱上古典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