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各国纷纷屯粮,大米价格飙升至7年来最高

APD财经岛编译 重北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各国相继屯粮,大米价格因此上升至七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4月7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发布的数据称,从3月25日到4月1日短短几天时间内,碎米率为5%的大米价格上升了12%。路透社数据显示,目前大米价格处于2013年4月末以来的最高水平。

新冠疫情下各国纷纷屯粮,大米价格飙升至7年来最高

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稻农纷纷赋闲在家,印度、越南等主要大米生产国出口大米受阻,各国大米进口需求预期增加,开始疯狂囤积大米,推动了大米价格的上涨。

另据路透社报道,在印度,因稻农短缺和物流中断,当地大米交易商已经停止签订新的大米出口合同。与此同时,越南也停止了大米出口。对此,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也在一份周报中确认表示,疫情原因导致很多柬埔寨稻农回国,产生了大量劳动力缺口,不过该协会表示当前大米储量非常充足。

Samarendu Mohanty是位于秘鲁的一个非盈利粮食安全研究组织——世界马铃薯中心的亚洲地区主任。他表示,疫情对大米种植有着巨大的影响。“农作物有严格的种植和收获时间表,如果因为疫情而错过了种植季,整个季节或整个年度都将没有任何收成,”Samarendu Mohanty说。现在,北美、欧洲和中国的水稻种植都面临着稻农短缺和供应链中断的问题,Samarendu Mohanty警告说,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错过了种植期,那今年一整年都将一无所获。

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大米价格,小麦价格也出现了上涨。由于消费者的抢购行为,以及北美和欧洲的封锁措施引发的粮食供应担忧,小麦价格在3月下旬上涨了大约15%。行业咨询机构惠誉(Fitch Solution)表示,疫情对粮食需求和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严重干旱天气,使当前的供应有点紧张,加剧了今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局面。

对于疫情引发的粮食供应恐慌和各国囤积粮食的行为,很多粮食行业协会发声提醒各国一定要保持粮食贸易的畅通。Samarendu Mohanty说:“我们不能责怪国家在这个艰难时期为保证国内粮食安全而采取的行为,但是要注意不要采取会让市场产生恐慌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