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陕西,中国第一水果大省,八百里秦川纵横绵延,每年能为13亿人口每人贡献25斤水果,其中尤以陕北苹果为甚。

驾车从乡间高速经过,总能看见裹着齐装塑料袋的果树,在夏秋奋力生长,最终在枝头挂上鲜艳欲滴的果实。


苹果成熟味:春华秋实总相宜

陕西水果之丰,有个形象的说话:

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每3杯苹果汁就有1杯出自陕西,果汁出口量世界第1。

全球每3个猕猴桃,就有1个来自陕西,种植面积、产量都位居世界第1。

该数据之严谨,暂且按下不表,但足以窥见陕西水果全貌的一角:这的确是个水果物产丰富的地方。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陕北安塞县后山的苹果园,一到秋天就挂满了红苹果

少时,母亲在家门口种下了一棵苹果树,我的苹果结便随着它一起长大。陕南的山里没有成片的果园,反倒是陕北的山中,藏着很多的惊喜。我去过的安塞苹果园,就静立在南沟村的后山上。不同于其他商业园区,这是个全农民种植、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指导的园区。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为避飞鸟啄食,果树林上架起了一张薄网

果园藏在延安安塞南沟景区里,也就是原来的格桑花谷。前来游玩的人,一般会被山顶的“花样迷宫”吸引住,就此开展一段独特的热带风情游。当地的农民朋友,则会告诉你后山还有一片苹果园。山路不通时大家得翻山越岭,经过连年铺路,一条可供面包车单行而过的村道,把这片风景带入大家眼前。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自然生长、无农药,农民用一锄一耙的劳作,换来这枝头挂果

据说:每株果苗,都有编号。来到这里的游客,通过购买苹果,便可以认领一株自己的苹果苗。这份贡献,则会在一定程度上,让这里的农民实现苹果自由。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每到10月中旬,红色苹果都一个个笑开了颜

从第一棵苹果树种下起,果实在这里成长,梦想便在这里发芽,这份对苹果的执著,则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苹果还是绵苹果的古代,它也不叫苹果,而是柰,或滔婆,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梈柰厚朴" 。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因日照时间长,果实异常的甜美

现在我们所说的苹果,源自梵语。明朝万历年间的《群芳谱·果谱》中,有“苹果”条,称“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即使是天气不好的阴雨天,它们也傲然枝头

秋食苹果,是时节的馈赠,也是流传千年的传统。尽管一提起苹果,很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起“洛川”苹果这张名片,但在安塞人的心中,自己家的苹果却是最好的,而苹果生长地:安塞南沟景区也为更多游客所熟识。

苹果生长地:自然生长正当时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这里的山,平均海拔1000多米,特别适宜瓜果蔬菜的生长。而未被工业化污染的自然环境,则又为天然、健康、无公害水果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植物造林的山区里,草木越来越多,生态也越来越好。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山中的格桑花开得奇美、成片的银杏树也在浅吟低唱。生长在这里的苹果,自然也能吸收空气中的精华,从一枚青涩的果子,变成甜美可口的苹果。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这里,藏着很多故事,苹果只是其中的一章。

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人,我遇见的不足千分之一。

也许,我们曾相遇;也许,我们未曾见面,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来过,就会爱上这里。

苹果熟了!秋之华章就在安塞苹果里,更甚于洛川苹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