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引言:

“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茶虽然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却也相当有分量,对于很多人来说,前面六个是生活,而茶却是坚持优雅的生活态度,甚至是对普通生活的美好祈愿。对于茶,想必我们丝毫不会陌生,因为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平民百姓喝的茶比较简单,只是为了止渴,而富贵人家的茶是一种时尚,这时候茶就不单单是茶这么简单。

作为很平常的饮用品,茶一直引领时尚前沿,老少皆宜,妇孺皆知。

在汉魏时期喝茶和我们现在的喝茶并不一样,甚至除了原材料的相似,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毕竟那个时候,喝茶其实更像是我们吃饭一样,是一种日常食物而已,茶和野菜并没有什么区别。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茶碗

经过多年的变迁,茶文化逐渐出现不同的形式。最后走下餐桌,成为唐朝生活中的一项艺术,甚至成为送礼上品,这一重大转变究竟是因何而成?

二、喝茶从功能性需求变成精神性需求

<code>“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code>

这是《神农食经》对于茶叶的评价。茶叶一直有着朴实的外表,其实单从外观上来讲,茶叶并不具备被人追捧的资格。而在很久之前,茶叶的降世一直只是沿用于功能性的需求,茶叶可以缓解疲劳,令人舒畅,这就是茶叶的全部意义。在汉魏时期,乃至更遥远的时代,百姓一直用它作为食物,缓解疲劳和饥饿,这也是茶叶最直接的用途。

古人很久之前也是用煎煮法来烹饪茶叶,然后加上调味品,使之成为一道美味佳肴。茶叶被百姓广泛接受,正是因为它的药用功效。

到了隋唐一代之后,才渐渐衍生出其他的喝法,但是仍然脱离不了粗放的本质。自唐后,宋朝才慢慢体现出对于茶的追捧。甚至在宋朝后期,制茶手法成为一项品评贵妇是否合格的标准,可见在唐宋时期茶文化有着巨大的变迁,而这正是归功于《茶经》的诞生。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茶圣陆羽

陈师道的《茶经序》对于陆羽的评价特别高。

<code>“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code>

这段话主要意思是,陆羽是茶道第一人,只要是在茶上面的功夫,就绕不开陆羽这个人。而陆羽正是《茶经》的编撰者。

《茶经》成书之初并不怎么受人追捧,唐朝百姓对于茶这一物事的熟悉,注定这本书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陆羽本身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茶经本身的文字又充满了美感,这才使得《茶经》为很多人所知晓。

在陆羽的《茶经》中更加注重喝茶的精神需求,唐朝之前很多人喝茶只是为了果腹,随着经济和生活的发展,茶的用途也更加广泛,衍生出更多的趣味性。

《茶经》中:“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茶经》从茶的外形,产地,生长环境,冲泡水质等多方面规定了茶的好坏优劣,这样全方面的论述让人们意识到,喝茶并不是一件简单而随意的事情,而是应该全身心投入,任何一件值得我们费尽心神的事情都不简单。

“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其后又写到“野者上,园者次。”最后更是说明“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对于上层社会来说,茶可以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很多人会为了吃上一口更好的茶,而倾尽心力。显然对于陆羽来说,在自然之中生长的茶叶,用自然的山水浸泡,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一切浑然,最终才能得契合需求的好茶。这就像是在道法之中倡导的自然一样,这两种暗暗契合的观念,正是催生出君子追捧茶道文化的土壤。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文人品茶

文人将茶视为与自己精神契合的物品,给茶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核。一切讲究自然而为,由于茶和文人墨客牵扯在一起。渐渐在上层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百姓得知贵族的生活方式自然争相效仿,一切蔚然成风。

二、喝茶从自发性行为延展为道德性内涵

<code>“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code>

这是晋朝关于卖茶的记载,那时候的百姓争相购买茶叶,这还是在集市上随处可见的物品,并不觉得有多稀罕,百姓喝茶乃是自发性的行为,只与茶本身有关,而无关乎他的附加价值。

<code>“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code>

这是陆羽《茶经》中所写,主要意思是,茶性寒凉,最适合行事精明,简朴自然的人喝最为合适,而这正是喝茶的附加价值。

<code>“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code> 

《茶经》中所倡导的正是“性俭”这一精神内核,他从茶汤多寡,饮茶方式以及喝茶时间等多个方面论述,茶其实是具有道德内涵的。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茶经

无论在哪个朝代,精行俭德都是一个十分美好的评价。古代的人十分看重名声,一个人名声的好坏,甚至能够决定他未来的成就。毕竟在古代社会,有察举制,有相当一部分人能够凭借才华或是人品而做官。

如果喝茶成为一个获得好德行评价的捷径,一个人的喜好如何,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人品如何,这正是促使喝茶从自发性的行为延展至道德层面的关键。

茶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能代表性情的茶在当时却并不常见。因为制作这些名贵的茶是非常困难,首先在材质和外形方面就有很多要求,更何况在制茶过程中还有火候以及器具的要求。

能够在喝茶,品茶一事上登峰造极的人物,必定也在其他方面有不俗的成就。陆羽就是其中十分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小见大,细致入微,古人很是信奉这一套理论。此间种种,必定会带来百姓观念的转变,不断加深茶文化的精神内核。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唐朝外族喝茶

三、喝茶从普适性需求包装成奢侈性消费

喝茶在民间是十分稀松平常的操作,甚至对于百姓来说是普适性需求,随着《茶经》的诞生,很多人都对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然也想要喝上更好的茶,文人墨客诗中对于茶的赞扬正是对茶最好的宣传。

<code>“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煎与爱茶人”/<code>

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作品层出不穷,所以,茶自然在上层社会流行,这便意味着茶的价格愈发高昂,最终成为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

贵与好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贵的产品必定是走在时尚前沿,无数人趋之若鹜,引领一时风骚,这正是转变为艺术的关键。

在唐朝时期灵岩寺教百姓学坐禅,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唯有茶能在坐禅的时候喝,所以当时的百姓都随身携带茶叶,从这之后,这就成为了一种风俗。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僧人喝茶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

而且茶也是沟通外国的渠道,每当有大型的忌日时,其中都少不了茶的身影。

大唐君臣还有一种清平茶,技艺繁杂,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文化的传播促使茶走上神坛,皇宫、寺院处处可见茶的身影,后宫贵妇之间也常常举行筵席。这些茶宴的方式或庄重,或典雅,礼法严明,文采斐然,泡茶方式十分讲究,用具也十分名贵,这种热烈的吹捧,最终使得茶成为一种奢侈性消费。

结语:

喝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之所以成为被人追捧的艺术,是因为《茶经》的诞生使得喝茶有了具体的形态,和标准的做法,如果撇去《茶经》所做的成就,茶叶作为一种稀松平常的树叶,并不值得追捧。

《茶经》的诞生:在唐朝,喝茶如何从日常转变成一种时尚?

茶图

唐朝喝茶的这种风气正是因为偶像的力量,而为这种从众行为买单的还是百姓的钱包。这不单单是喝茶的问题,而是百姓价值观取向的问题。唐朝对于茶叶的追捧和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奢侈品何其相似,因为有上流社会的加成作用。在贵妇之中流行的东西,人们心照不宣,企图用这种方式和上流社会挂钩,然而这最终结果并不是你能够成为贵妇,而是你会为这些商品的附加属性买单。

无论古代的茶叶或现代的奢侈品,都应该抹去附加属性的影响,回归最初的功能性属性,实现唯物主义的核心需求。

参考文献

《旧唐书·陆羽传》

《茶经》

《神农食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