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俗話說的好,“婆媳是天敵”,一般情況下,中國的婆媳關係歷來都非常緊張,並且一直備受關注!

前些天,奧運冠軍何雯娜就上了一次熱搜,原因就是婆婆逼她吃肥肉,並聲稱,“為了寶寶著想。

相信寶媽都清楚,處於孕期的準媽咪都或多或少地有孕吐反應,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否則就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現象。

何雯娜雖然不想吃肉,但是敵不過婆婆的威逼,這也讓她委屈得直掉眼淚。

就像婆婆說的話,“不是你,現在是孩子需要營養。”

所以,婆婆為了胎兒,就不顧兒媳的身心感受了嗎?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提到“婆媳大戰”,其實在孩子出生前,婆媳的關係還算和諧,最起碼錶面的和諧還能維持吧。

直到孩子出生後,兒媳和婆婆會產生兩種不同的育兒觀念,這種觀念的碰撞才是“婆媳戰鬥”的導火索。

穿衣

老人:現在還沒到夏天呢,孩子穿這麼少,不感冒了?多穿點總沒壞處!

媽媽:天氣不冷了,溫度都回升了,孩子穿太多出去玩不就捂出汗了?更容易著涼。

學步車

老人:學步車哪裡不好?我還能一直抱著嗎?多累啊。

媽媽:孩子現在太小,還不滿1歲,會損害腳部!

綁腿

老人:睡覺時要把孩子腳綁起來,這樣腿才會直。

媽媽:媽,綁腿孩子多難受啊?你這觀念都過時了。

由此可見,兒媳和婆婆、甚至公公的育兒觀念相差甚遠,爭吵在所難免。

前些天,熱播劇《安家》火爆全網,而其中一集就向我們講述了寶寶吃飯的問題。

海清扮演的女博士、婦產科專家宮蓓蓓回到家後,看見自己的孩子在餐桌旁捧著iPad看動畫片,而爺爺則一口一口地餵飯,孩子只會機械地張著嘴,眼前的一幕當場就把她氣炸了。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別再喂他飯了,都這麼大,上中班了,要不然他這樣吃飯也不消化。”

宮蓓蓓壓抑住心中的火氣,心平氣和地說道,同時還附上自己的科學依據。

可是,孩子的爺爺卻無奈地說道:

“孩子餓著怎麼行呢??我要是不喂,他就不吃。”

最後,孩子的爺爺還頗有些自豪:

“歡歡身上這點肉,都是這麼一口一口喂出來的,你們年輕人哪有這個耐心。”

宮蓓蓓見說不動老人,就搶了iPad,直接對孩子發火,結果孩子當場不幹了,大哭起來。

瞬間,家裡就爆發了一場戰爭,而宮蓓蓓的老公反應也非常現實。

“本來爺爺奶奶帶得挺好的,你一插手全亂了。”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挺好的?”

長輩不餵飯,孩子就不吃飯,這怎麼能說好呢?

生活中,許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餵飯,而餵飯也是隔代育兒矛盾最大的爆發點。

然而,餵飯真的好嗎?

老人給娃餵飯別驕傲,這其實是害娃

1.餵飯會讓孩子變胖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但是大部分媽媽不會主動給孩子餵飯。

所以,另一種餓是爺爺奶奶覺得你餓,老人會給孩子餵飯。

“吃飽了嗎?再吃一點。”

於是,孩子就在老人的碗筷下,一口口地喂胖。

肥胖的危害是什麼?看了這麼多新聞,各位寶媽應該都能背牢熟記於心了。

2.餵飯可能讓孩子變醜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老人給孩子餵飯時,孩子肯定會看動畫片或者玩玩具,這時他們的心思不在吃飯上面,就可能會狼吞虎嚥,咀嚼食物不充分,這就可能對牙齒、臉部肌肉發育有害。

3.餵飯可能會讓孩子變笨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孩子吃飯,並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身體需求,補充營養物質。

與此同時,吃飯是孩子鍛鍊手、嘴、眼協調能力的好方式。

若是孩子到五、六歲還要老人餵飯,那麼手嘴眼的協調能力就得不到充分鍛鍊,他們可能會出現握不住筷子等情況。

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影響孩子的智力。

4.餵飯可能會讓孩子生病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有時候,老人不單單會餵飯,若是飯菜太硬,他們會把飯菜嚼軟,再餵給孩子。

飯菜若是太熱,老人還會吹氣,吹涼了再喂。

雖然這樣說不禮貌,但是這樣餵飯是不是太不衛生了?老人口腔中的細菌都會搬到孩子的身體裡呢!

譬如幽門螺桿菌,就有老人餵飯傳染給孩子的例子。央視曾經報道過:奶奶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把肉咬碎了再餵給寶寶,然後2歲寶寶胃出血了。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

正常來說,孩子在滿6月齡時,寶媽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這時候,寶媽就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能力。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好圍嘴和餐桌椅,專屬的勺子和碗,不過這時候寶寶吃飯大多數都會用手,無視勺子。

也沒問題,至少這也是孩子想自己吃飯的有利信號。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等到孩子1歲時,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迅速發展,寶媽可以繼續培養他們獨立吃飯的能力,並向他們演示勺子和筷子的用處。

這段時期,孩子可能還是用手吃飯,不過面對粥、湯等食物時,他們也會嘗試用勺子。

當孩子2歲時,就可以全程自己吃飯了,寶媽要讓孩子學會餐桌禮儀,比如不把桌子弄髒,不隨便攪亂菜等等。

但是,我國的小孩子都很少在2歲獨立吃飯,有些孩子甚至在5歲時都要父母、老人餵飯,這就是寶媽錯過了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的黃金期。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包貝爾的女兒餃子就是最好的例子,5歲了都不喜歡獨立吃飯,總是要爸爸媽媽哄著才能吃,可能就是老人總餵飯的緣故,導致她對吃飯沒有積極性。

孩子不喜歡獨立吃飯,寶媽應該怎麼辦?

1.建立吃飯儀式感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網課學習需要儀式感、春節需要儀式感,吃飯更要儀式感。

寶媽要讓孩子養成飯前洗手、坐上餐桌、吃飯時不看手機動畫片的習慣,這樣孩子才會正視吃飯,不覺得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同時,寶媽、奶爸也要以身作則,別在吃飯時玩手機、追劇,父母吃得香,孩子才會專注吃東西。

2.控制吃飯時長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許多孩子在吃飯時都喜歡玩玩具,或者搗亂、注意力不集中、玩食物。

這時候,寶媽就要給孩子定規矩,每次進餐不能超過30分鐘,若是超過了就把飯菜撤下去,讓孩子離開餐桌,餓幾頓,孩子就會慢慢改掉壞習慣。

3.飯菜要“色香味俱全”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孩子跟成年人不一樣,對於兜媽來說,只要飯菜好吃就行,管你長什麼樣?

可是,孩子看重的不僅是食物的味道,還有它的形狀和顏色,好不好看。

所以,寶媽在做飯時,要在食物的“外貌”上下功夫,爭取做到色香味俱全,這樣孩子才會被飯菜吸引到,獨立吃飯。

4.不給飯後獎勵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有時候,孩子不主動吃飯時,寶媽就會用獎勵誘惑孩子,一旦孩子主動吃飯,就會陪他玩、或者買小玩具等等。

這種做法並不正確。

孩子每天都要吃飯,若是開了這個頭,那寶媽豈不是每次都要給孩子飯後獎勵?

何況,這種情況下,孩子吃飯的目的不是吃飯,而是飯後獎勵,這會讓他們加快咀嚼的速度,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

吃飯動機不純,吃飯過程不正確,決不能給飯後獎勵!

面對老人餵飯,寶媽該如何面對?

孩子2歲就可以獨立吃飯,可是老人的餵飯大法卻阻礙了孩子的發展,寶媽該如何面對?

1.有同理心,做到理解老人的苦衷

老人為什麼喜歡給孩子餵飯?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罷了。

就算這是溺愛孩子,老人也不怕,相比較而言,他們更怕孩子餓到,這就是大部分老一輩人的思想觀念。

所以,寶媽先別急著指責老人,不要在飯桌上開戰,等孩子飯後再跟老人詳談。

通過社會案例、科學依據等方式,向老人講清餵飯的壞處。

2.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寶媽可以舉行一次聚餐,讓朋友家帶著自己孩子來玩,看到朋友家的孩子自己吃飯後,老人自然不好意思當著客人的面給孩子餵飯,慢慢地餵飯的習慣就不攻自破了。

當然,這需要“人和”,寶媽要找到跟自己孩子年齡差不多大的寶寶。

孩子多大可以培養獨立吃飯?其實很早,但被老人的餵飯大法拖延了

3.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孩子3歲時,就可以進廚房了,可以幫助媽媽洗菜、淘米。

這時候,寶媽就要循循善誘孩子,讓孩子享受做飯的樂趣,並說:“自己做的要多吃一點喔。

這句話的殺傷力非常大,孩子聽到後就會想獨立吃飯,享受食物的樂趣。

所以,改變老人餵飯的思路,不是跟老人爭吵,而是讓老人看到“孩子可以自己吃飯”,與此同時,寶媽也要把問題的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來。

如果孩子主動吃飯,老人也就不會去餵了。

各位寶媽,你們家的老人喜歡餵飯嗎?有爭吵過嗎?兜媽要做個吃瓜群眾,把你們的瓜說出來分享下吧!各種隔代育兒分歧的瓜都可以哦!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