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诗词177:辛弃疾《破阵子》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破阵子

为范南伯⑴寿。时南伯为张南轩⑵辟宰⑶泸溪⑷,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⑸,挂帆西子扁舟⑹。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⑺,貂蝉元出兜鍪⑻。却笑泸溪如斗大⑼,肯把牛刀⑽试手不。寿君双玉瓯⑾。


豪放诗词177:辛弃疾《破阵子》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注释

⑴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辛弃疾的内兄。

⑵张南轩:张栻(shì),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

⑶辟宰:召为县令。宰,县令。

⑷泸溪:今湖南湘西泸溪县。

⑸掷地刘郎玉斗:《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项羽犹豫不决错失杀刘邦良机,张良留谢,奉白璧一双给项羽,献玉斗一双给范增,“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⑹挂帆西子扁舟:传说吴越时期越国大臣范蠡破吴后与西施泛舟五湖。

⑺燕雀岂知鸿鹄:《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⑻貂蝉元出兜鍪(móu):《南齐书·周盘龙传》载,周盘龙屡立战功,年老体衰,辞军职入朝供事,“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你戴貂蝉冠比起戴兜鍪来如何?)“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我成为近臣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不是靠了恩宠。)兜鍪,战盔。貂蝉,冠上的饰物。

⑼如斗大:《南史·吕文显传》记载,宗悫担任豫州刺史时,在刑法政令上的一些决定,常因典签吴喜的反对而无法执行。悫大怒曰:“宗悫年将六十,为国竭命,政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复与典签共临!”

⑽牛刀:比喻大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⑾玉瓯(ōu):玉制酒杯。


豪放诗词177:辛弃疾《破阵子》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简析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张栻征聘范如山做辰州泸溪县令,范如山嫌官小势微,不肯赴任。辛弃疾在范如山的寿宴上对他进行了劝导,既劝兄弟要放开身手,牛刀小试,努力作为,也表达自己立功万里、为国效力的英雄情怀。

上片以范增、范蠡比范如山,希望他成为二范那样的人物,不要轻抛建功立业的时机,要时时想到大宋的万里江山。下片,称赞了范的宏才大志,预言他定能有所成就,劝告他不要嫌泸溪县令职位低小,而应当以之作为大事业的起点。

这首词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以议论为词的特色。


豪放诗词177:辛弃疾《破阵子》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豪放诗词177:辛弃疾《破阵子》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最豪放名句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豪放诗词177:辛弃疾《破阵子》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爱国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铁蹄蹂躏下的济南,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宋,任江阴签判,后又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转运使、安抚使等职。42岁被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20年之久。64岁起相继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他力主抗金,却不被重用,临死仍在高呼“杀敌!杀敌!”病逝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风格沉雄豪迈,情绪激荡多变。辛词喜用典,意蕴丰厚。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