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2020年開年,一場肆虐的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春節喜氣洋洋的節奏,還阻止了全國中小學正常開學的腳步。面對延時開學,很多孩子宅在家裡散漫度日,甚至有些孩子以此為藉口逃避學習、放飛自我。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除了等待,還需要利用這段時間以讀書來武裝自己,像《孫權勸學》中的吳下阿蒙一樣,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做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我們如何能和呂蒙一樣,通過閱讀改變自己,並在一段時間後取得巨大進步呢?延時開學期間,我們首先要靜下心來,學會閱讀。讀懂《孫權勸學》,學習文中孫權提到的讀書之法,發揚呂蒙的閱讀精神,待到山花爛漫、疫情消散時,我們就會積累到充足的知識,像呂蒙一樣讓人“刮目相待”。

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一、不可不讀,用讀書積蓄力量

《孫權勸學》選自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

文章開篇,孫權即對呂蒙說: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這裡的“學”,有讀書學習之意。

孫權認為呂蒙現在大小也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幹部,光有膽識沒有知識是不行的,而知識的取得恰恰需要用讀書來獲得。

孫權勸呂蒙讀書,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們一個鮮明的道理——不可不讀書!平時只有多讀書,通過讀書不斷儲備知識,才能增長見識。等到真正用到知識時,才不會手忙腳亂地去翻書。

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魯迅

著名的文學大家魯迅先生,少時曾獲得過一枚金質獎章,不久他竟把獎章賣掉,買了幾本書和一串紅辣椒。魯迅的目的很明確,他認為虛名可以沒有,但書不可不讀。於是每當夜晚寒冷,凍得讀不下去的時候,魯迅便摘下紅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到辣得額頭冒汗,再也不冷。魯迅這種驅寒讀書之法,終使他在文學上有所成就。

延時開學期間,我們不要宅在家裡無所事事,讓自己“發黴”或者“生鏽”,學會用讀書積蓄力量。

二、不要怕讀,只瀏覽不做深入研究

當孫權告誡呂蒙不可不讀書時,呂蒙當即找藉口,推辭“軍中多務”,哪有時間讀書啊!從古至今,幾乎人人都知讀書十分重要,但不願花時間踏實閱讀,總是找千百種理由推辭。最初的呂蒙也是如此,一提讀書,就認為和他這種武將八竿子打不著,能推就推。

靜下心來閱讀,對一名從小隻知練武的粗人來說,是十分艱難的,孫權卻巧妙地把讀書一事變容易了。孫權說: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孫權的意思是說,又沒說讓你像讀書人那樣,對儒家經典做深入研究成為博士,只是讓你沒事的時候,粗略地瀏覽書籍,瞭解一下歷史。孫權首先讓呂蒙有了不可不讀的意識,進而把最普通的讀書之法告訴他,讓他不要怕讀書。閱讀可以不用深究一字、一詞、一句之意,只需粗略瀏覽,瞭解大概即可。這樣一下子,便使呂蒙長久以來關於讀書的畏難心理打消了一大半。

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平時我們閱讀也可以採用這樣方法,一來可以減輕讀書壓力,二來可以節省閱讀時間,在短時間內積累知識。

三、沒理由不讀,潛心閱讀就有好處

看著呂蒙深陷思考當中,孫權感覺時機成熟,於是現身說法: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的表達很明確,你說你忙不過來,你再忙難道比我還忙嗎?一國之主,國事繁忙尚且堅持閱讀,何況缺少學識的阿蒙呢,有什麼理由不讀書。讀書,或多或少是有好處的。呂蒙聽後,瞬間從思考的迷霧當中穿越了出來。“聽君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啊!

“蒙乃始就學”

學識很高的儒將魯肅,因一次偶然的議論,發現讀了書後的呂蒙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不禁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隨即拜見了呂蒙的母親,並與呂蒙結為好友。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讀書不僅可以讓自己取得進步,變得越來越有才學,還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呂蒙在魯肅吃驚之際,得意地告訴他: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這個曾經的吳下阿蒙,後來與陸遜同施韜晦之計麻痺關羽,襲取荊州,並用政治攻勢瓦解蜀軍,使關羽敗走麥城,為日後蜀國的頹勢埋下了伏筆。這和呂蒙在孫權的勸導下,從不可不讀到先瀏覽不深入研究,再到最後呂蒙徹底愛上讀書、潛心閱讀大有關聯。

面對疫情,延長假期並不是用來揮霍的,這是我們用讀書來積蓄力量以應對人生路上各種考驗的最好時機。讀透《孫權勸學》,待到山花爛漫、疫情消散,我們再相聚時,都會有“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之感。

正如星雲大師所說:

讀懂《孫權勸學》,待疫情消散,我們都會“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在等待的日子裡,

刻苦讀書,

謙卑做人,

養得根深,

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END-

作者丨飛遊蒙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