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假象

2019年/第55篇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估計是蒙圈的,我來解釋一波。我想表達的是:我們一直在很用心的分析數據,結果是很用心的做數據,至於分析就差錢人意了。無奈這個標題太長了,寫了個不倫不類的。

我相信好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花了一個小時做好一份數據,成就感十足,感覺全世界都是我的。可分析只用了一分鐘。分析結果,降低效果差的,效果好的保持投放~

明明我自己很努力了,結果為什麼總是這樣呢?

怎麼才是有效的分析數據?

先講點我們標題所提到的數據分析假象。

案例:

我們有個規定每日分析一個成本高的病種,要求深度分析,這個是背景。

某同事,下班前給我發了個截圖。

大體意思是

病種A有五個計劃,一共消費10000元,到診1個。裡面有各個計劃的展現點擊消費以及預約預約詞到診詞數據。

分析結果:降低沒有預約詞根出價,多添加預約詞根的賬戶關鍵詞。

從看到這個截圖開始我就一直在想,這個數據能反應出什麼問題。能反應出沒有預約詞根的詞不好嗎?能反應出預約詞根就一定好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這個只是七天的數據,他推廣的這個賬戶中現在分析的這個病種不是主投病種,推廣時間上個推廣力度上都相對薄弱。憑藉這個數據是不能提高或者降低某類型詞的,也就是說數據量太小不足以證明什麼。調整投放方向更談不上了。

一、證據不足。

二、分析太粗糙。

一個病種裡面包含詞性是比較多的。這個病種有多少詞性,每種詞性的具體數據如何。

另外整體數據反應出很嚴重的問題1.對話數據問題不大。2.預約到診數據跟不上。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詞性不好,外地多,掉線多,頁面轉化能力不好,客服能力欠佳還是創意引導不好?

分析太草率了!

寫於4月23日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