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廣東人為什麼寧可三日無糧,也不可缺少這個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這句諺語本說藏族人民常以腥肉做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道出藏族人民對茶的熱衷。孰不知在相隔萬里的廣東,茶更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看省府廣州

揭示:廣東人為什麼寧可三日無糧,也不可缺少這個


廣州,據說已是中國人均茶葉消費量最大的城市,暫不說功勞歸於廣州具有全國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淨是廣州傳統早茶的一盅兩件就讓人津津樂道。在廣州最常見的喝茶方式就是“飲茶”,——“一個盅,一把茶葉,水滾了,倒滿”,這就是老廣州每天的開始。

在這個早茶聞名於世的城市,茶樓裡對茶葉的要求並不高,茶葉是浸泡著,自斟自飲。吃個新鮮出爐的幹蒸燒賣叉燒包,茶水沒了,揭開壺蓋,召來服務員倒滿水,又繼續了,這簡單的喝茶方式讓人感到如此的舒服。在繁華喧囂的城市中,讓人慢慢鬆弛下來,悠哉悠哉地談著故人,講著往事,好不自在。

揭示:廣東人為什麼寧可三日無糧,也不可缺少這個


在這繁榮經濟的大都市裡,廣州人仍然保持著喝茶習俗,在這裡喝茶不再單純是一種傳統文化,喝的更是一種城市的歷史,一個廣東人獨有的習慣。這又讓我想起小時候在一間榮樓看到的一幅對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飲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次看廣東潮府

在廣東說喝茶,不得不提的就是潮汕地區的工夫茶,在那裡喝茶又叫“夾爹”,據考證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喝茶,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當做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潮汕人喝茶更是不分季節,不分晝夜,不分老少,從農村到城市,從富裕人家到普通家庭,無論是家中自飲、客來待客、拜祖祭祀、婚喪嫁娶,到處都有茶的足跡。潮汕人對茶都有著一種特有的衷愛,在外出行包裡少不了就是一套簡易的旅行茶具。閒時。泡上一道三杯。可能不知道為什麼要喝茶,也說不出他們如此的喜愛喝茶,但往往回答就是 “習慣了,都這樣的”。這就是廣東潮府,喝茶的優良傳統深植在每一個潮汕人的骨子裡。他們喝茶不為什麼,但他們不可一日無茶。

揭示:廣東人為什麼寧可三日無糧,也不可缺少這個



後看客家喜茶

在廣東客家地區,民俗濃郁,文化厚重。在那裡,喝茶又名“飲茶/吃茶”,客家人喜茶好茶,其原因有二:其一為客家尊奉待客上茶之道,作為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客來敬茶,以茶待客的習俗在客家人中更是盛行。其二為客家尊儒善孝之道,“飯後一杯茶,餓死醫藥儕”,因此晚輩給長輩沏上一壺茶,這一千年不變的傳統禮節更為客家風俗增添不少色彩。

揭示:廣東人為什麼寧可三日無糧,也不可缺少這個



在客家人生活中,“茶”更被用在方方面面,聘禮叫“茶禮”,熬藥叫“煮茶”,嫁娶酒宴之前都進行一次茶話會,茶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客家人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客家茶文化。客家擂茶飲食文化更是從宋朝開始一直傳到現在,客家喜茶愛茶用茶。

茶,是清香的;廣東茶文化,是雋永的。在廣東這人傑地靈的地方,得以飲之、品之、用之,廣東人生活不可一日無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