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掛擋,汽車市場“回暖”待提速

近年來,汽車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雖然年初汽車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月以來,汽車行業基本實現復工復產。在疫情減緩以及政策刺激下,市場需求開始逐步恢復。而新能源車補貼延續、二手車增值稅降低等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陸續出臺,也為汽車消費逐漸回暖打下了基礎。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重點提及,要落實好現行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獎補政策,加快完善機動車等領域回收網絡,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等。

隨之,北京、吉林、南昌、杭州、海南、珠海、廣州、深圳和佛山等多地也因地制宜地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通過增加限購號牌指標、地產車購車補貼、報廢補貼、置換補貼、電動車補貼、開展汽車促銷活動等方式擴大汽車消費。

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對促進汽車產業發展、擴大就業,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3.9萬億元,佔社零總額比重達9.6%。汽車及相關產業的稅收佔全國的1/10左右,1個汽車產業崗位至少可帶動相關產業7個就業崗位。”商務部消費促進司相關負責人王斌日前在商務部網上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社零總額佔比高、增長空間大、帶動效應強,是當前擴大實物商品消費、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領域之一。

受疫情影響,實體商業、製造行業受到較大沖擊,企業經營管理也面臨著經營受阻、成本上升、市場受阻等難題,但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疫情屬於突發事件,對汽車行業造成的波動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國汽車市場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同時,消費者購車需求也只是暫時延遲,疫情結束後,消費者個性化出行、安全化保障需求會逐步釋放,對車市發展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應對疫情影響,崔東樹認為,廣大車企要樹立信心,不僅要及時轉變思維,創新商業模式、品牌經營模式、管理模式和資本運營模式,也要加強市場營銷,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提升執行力。與此同時,優化供應鏈能力、轉變業務增長模式、進一步打造品牌、拓展營銷渠道等也必不可少。

政策的刺激同樣會給汽車市場帶來更多的機會。崔東樹表示,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將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這兩項優惠政策延長兩年;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今年5月1日至2023年年底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按銷售額的0.5%徵收增值稅等一系列汽車行業的刺激政策將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激發汽車市場活力,從而進一步推動汽車行業發展。

“尤其是二手車稅收的改革,會使具有硬件設施完備、人員配置齊整、完整售後服務體系等優勢的二手車經銷商的業務有一個較強的發展態勢。”崔東樹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